第一百五十一章 甩鍋(2 / 2)

一路上丟棄的兵器盔甲,讓匈奴人遲緩了下來,組織鬆散的匈奴人自顧著拾取地上的東西,去卑看在眼裏,樂在心間。

在最後一名陷陣營的士卒離開大營後的大半個時辰,故意“謹慎用兵,以防埋伏”的去卑才領著大軍敢到大營之外。

磨磨唧唧的偵查了半晌,才試探性的派出部隊進入大營。

大營裏堆積如山的糧食和財物讓這些貪婪成性的匈奴人忘記了自己來的目的,紛紛下馬各顧各的搶奪起營內的東西來。

“李璋果然守信,這人倒真是個人物。”去卑心想,下令製止搶掠的步兵,派出人馬將空營裏所有的糧草財物收攏起來。故意派出心腹的哨騎,假模假式的繼續往東搜查一番之後,得出漢人早已遠遁的結論。

一番隔空怒罵之後,擺出一份憤憤然的表情,高喊幾句“來日必定報仇。”後,便將繳獲的東西打包裝車,準備往西撤離。

收獲頗豐的匈奴人早已忘記自己原先跟著哪個首領,現在右賢王讓自己發了財,自己便是右賢王的部眾了。除了幾個呼廚泉的鐵杆表示了反對意見,被去卑暗中記了下來,其餘人皆是心悅誠服,配合著去卑控製著這些不受規矩的驕兵悍將。

※※※

四千陷陣營埋伏了一夜,日出之時重新派出哨騎回到大營處偵查,見大營已是被洗劫一空,付之一炬,四周邊皆不見半個匈奴人。

李璋和郭嘉鬆了一口氣,隻要匈奴人沒有趁勢追趕過來,這些物資便丟得一點也不虧。留下偵騎在後邊繼續偵查,便帶著陷陣營逐步撤出了埋伏圈,前去追趕先行離開的騎兵人馬。

走在隊伍前頭的張楊護衛著天子,心中仍有餘悸,絲毫不敢耽擱。馬不停蹄的行進了一日一夜。

第二日已過正午,饑腸轆轆的天子在馬車裏輕聲喚道:“張賢卿是否先行紮營,等候李賢卿的後隊兵馬?”

張楊本能想到匈奴人如果擊潰了李璋的伏兵,很有可能會繼續追趕而來,不加思索的回道:“陛下恕罪,匈奴人隨時會追趕過來,在此停頓恐有不測。”

“隻是朕腹中饑渴,隨行將士大戰過後又日夜奔波,如此下去也恐不妥。”

張楊沒有辦法,回過頭去看看了隨行的兵馬。隻有李璋的兩隊騎兵依舊保持著相對飽滿的精力,跟隨在了鑾駕四周。自己河內的兵馬早已被拖得疲憊不堪,跟上來的寥寥無幾。公卿宮人們地位高一些的還湊合擠在幾輛僅有的馬車上,其餘的隻得騎馬甚至步行,早已無法繼續支撐,不待跑回野王,可能便要累死在半道上。

再看看馬車裏頭的天子,也不過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在關中輾轉奔逃了一年,躲避著追兵,又被匈奴人劫持,氣色已經相當不好。

張楊咬了咬牙,止住行進的隊伍,打算原地稍作停頓,用些幹糧便繼續上路。

卻不曾想河內軍的素質令人堪憂,停止前進的命令不停的往後傳達,勉強能跟上的士兵收到命令後瞬間倒臥在地上,連基本的警戒工作都擔負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