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含珠尚且不知道沈月正想著算計她呢,她正聽著荊宇同她說著最近京城裏頭發生的大事小事。

近日京城發生了兩件兒被人津津樂談的事兒。

這第一件,是與離王世子有關的。說是離王世子與一平民女子因緣結識,幾次三番在街頭相遇,不可謂不說是上天注定的緣分,這一來二往啊,就有了感情。也不知是誰怎麼將皇上在除夕當日對離王世子的金口玉言傳了出來。

什麼?皇上說了離王世子的世子妃隻要離王世子自個兒看上了,不論門第,隻要是個好的,皇上就給賜婚?!

於是乎,傳言就傳開了,說是離王世子日後會娶個平民世子妃,還在議論紛紛不知是誰家的姑娘那麼好運,這一下子就窮女變王妃了。雖說離王在京城的名聲確實不好,但是一些平民百姓哪管這個啊,隻知道嫁進離王府至少能吃好穿好,一步登天。

沈含珠聽著就不太對,怎麼好端端地會有這個流言冒出來?她倒是第一反應沒有去想離王世子是不是真看上了一個平民女子,而是想著,這莫不是離王那坑兒子的爹又使出了什麼手段來?

沈含珠就是想不明白啊,這兩個都是兒子來的,這離王世子還名正言順呢,離王怎麼就得費盡心思地要把兒子從世子位上拱下來呢?要說,沈含珠那日在皇宮裏見著這傳說中的柳煙兒,長的柔柔弱弱的,也沒美到哪裏去,怎麼就把離王迷的是非不分了。

離王世子這傳言若是傳到老王妃耳中,不知老王妃又得氣成什麼樣兒了。

這第二件事呢,是和上回沈含珠與沈含玥去明月樓吃飯時撞見的那說書老兒有關的。據說那老兒說的書驚動了上頭,如今被抓進去蹲著了。

沈含珠當日聽的時候,就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誰知還真是應驗了。雖說她隻聽了一段,但幾乎已經基本猜測到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要說上位者最忌諱的是什麼?皇權傾覆。而說書老兒這說書的主角兒江大痞子正是能讓皇權傾覆的一類人,自古王者皆是出於市井。這裴元朝的太\/祖皇帝得江山是雖是逢著亂世,幾國鼎立,但在幾國分立前的那個王朝,傾覆它的正是市井出來的起\/義軍,因而天家那位對這種事情太過敏感也不無道理。

再說,雖然如今裴元朝與周邊諸小國相比國力無疑是最為強盛的,但被虎視眈眈地瞧著,總還是要提著心的,這邊關偶爾還起戰事呢,說不準一不留神就有敵國的人混進來混淆視聽,擾亂民心,傳些流言,這可不得了。

若不是這明月樓後頭的老板身份高著,怕是明月樓也得受到牽連。沈含珠就是想不明白,這說書人後頭是真有陰謀,還是真隻是個巧合?

不過這些個彎彎繞繞沈含珠也不想知道,她不過一個姑娘家,隻要與她與沈國公府無關,隻當聽戲一般聽聽過就得了。

……

沈含珠照例每日去離王府陪老王妃說會兒話,這日,她剛走進老王妃的院子,就見一向在老王妃身邊伺候形影不離的陳媽媽在外頭守著。

“陳媽媽,怎地沒在屋裏伺候?”沈含珠奇怪地問。

“四姑娘來了,離王正與老王妃在裏頭說事呢,老奴就在外邊守著了。”陳媽媽一見著沈含珠就迎了上來。

沈含珠一聽陳媽媽的話便怔愣了一下,今兒離王在府上?她來了那麼多回,還是頭一回趕上呢。

陳媽媽雖在外頭守著,不過這屋裏的門卻沒有關,裏頭的聲音還是斷斷續續地傳了出來。

離王的聲音不小,聽語氣這事情說的並不愉快。

離王與老王妃說的似乎是有關離王世子婚事的問題,好像還與她剛知道不久的那個離王世子的流言有關……

沈含珠有些尷尬,她真的不想知道離王府太多的事兒啊,可是如今還真是不知不覺就知道了不少的樣子,她駐足看向陳媽媽,“……既然今兒老王妃沒空,那我便先回去吧,等明兒再來陪老王妃說話,陳媽媽回頭請與老王妃說上一聲。”

陳媽媽趕忙道,“四姑娘別急著走,老王妃之前特意交代過了,若是四姑娘來了,就讓下邊的丫鬟帶著四姑娘去賞會兒花兒,老王妃還指著四姑娘陪著說會兒子話,心情順暢呢。”

“那好吧,”沈含珠想了想,“也不用讓丫鬟特意帶路了,我就在老王妃這院子附近走動走動,也省的撞上別的人。”

陳媽媽笑眯眯,“那敢情好,不過府裏今兒也沒外人,姑娘也被關在院子裏沒得出來鬧,若是四姑娘想走遠些也無妨,老奴這就吩咐小廚房為四姑娘準備些精致的糕點來,待四姑娘一會兒回來好有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