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將至2(2 / 2)

莫羸歎了口氣,單手撐住下巴,嘴巴叼著毛筆,也不知姐姐這會兒戲唱的怎麼樣了,被逼著學不喜歡的東西,八成不開心吧。

其實書院原本學生不少,可稍微懂點事的,都覺得賺錢比讀書重要,聖賢道理一直趴在書裏,又跑不掉,什麼時候都可以翻看嘛,但采藥挖礦,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而還在書堂的這些孩子,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要不是家裏人擔心到處搗亂,八成也會上山,這會兒雖身在教室,但心不知野哪兒去了。

書院外的李樹下,年輕夫子雷打不動地躺在竹椅上,在他身旁的小板凳上,景墨緣正坐著發呆。

秋齋微微抬頭,望向伯山方向,眼神發冷。

“咋啦,想教訓莫老爺?”一道蒼老心聲響在秋齋心湖。

秋齋斜了眼站在教室門口的掌珠老人,懶得搭理。

老夫子大抵是閑著無聊,想勸景墨緣進教室上課,卻又怕惹惱了小祖宗,隻得繼續跟秋齋沒話找話,“是因為莫老爺眼界短,做那涸澤而漁的勾當,還是因為他仗著輩分欺負風宵立?抑或是兩者都有。”

秋齋瞪了掌珠老人一眼,這廝真是不懂察言觀色,沒瞧見自己沒心情嗎?不過秋齋轉念一想,就笑容和煦替景墨緣挪正頭上的虎頭帽,順手揪了揪景墨緣的臉蛋。

掌珠老人眼裏冒火,手中核桃幾乎要被捏碎,心中嫉恨非常,憑啥自個兒一把手一把尿養大的徒弟不親自己?

掌珠老人以冷硬心聲繼續道:“如果你想幫風宵立,我勸你還是別插手。”

見秋齋神色輕蔑,掌珠老人愈發來氣,傳音道:“老夫承認自己沒師德,行事也隨心偏激,可活了一大把年紀,道理比你懂得多。”

“對年輕人來說,有時候打一巴掌,比說一萬句鼓勵的話都來的有用,得天獨厚又順風順水的天才畢竟是少數,而心懷不甘,何嚐又不是進步的動力?”老夫子捋著本就稀疏的山羊胡,故作高深,“更何況莫老爺真就錯了嗎,依老夫看,提倡挖山的或許是他,但炸山這陰損法子,估計是那幫愚民自個兒整出來的。”

“別說城民短視,可你也不想想,為何那群已經懂事的孩子都去山上了,是都掉錢眼裏了?”老夫子搖搖頭,自問自答,“我看不是,到底也是希冀自家能過得更好,這是孝心,反觀莫羸,自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心寬體胖,就沒這份絞盡腦汁補貼家用的心思了。”

“米養百樣人,每個人的處境不同,追求與活法也都注定不同。”

“讓一隻蛤蟆,去學天鵝清高?合適嗎?但難道就因為滿身泥濘,就沒資格享福了?恰恰相反,正因身陷囹圄,才更懂得珍惜機會。”掌珠老人語氣平靜,眼神卻忽然變得有些猙獰,大概是想起了什麼傷心事。

秋齋眼簾低垂,忽然問起了別的事,“那炸山的事,是不是你暗中推動的?木墩城依山而居數百年,怎麼這麼巧就這幾天發現礦脈了?”

“以礦藏為誘餌,哄大夥兒挖山炸山?對老夫有何好處?”掌珠老人盤玩核桃,抬頭望向山腰處那株高大楓木,“若沒尋到那株神藥,老夫或許會如此行事,讓木墩城的愚民們替我掃山,好發現一些蹊蹺處,現如今,沒這個必要了。”

“不是你,那又是誰呢?難道真是個巧合?”秋齋摩擦下巴,沉思半晌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便索性不想,又看在這老鬼先前總算說了幾句像樣的人話的份上,決定投桃報李,對景墨緣笑罵道:“小呆瓜,問你個問題,因為牙疼就可以不吃飯了嗎?”

景墨緣回頭看了眼,一本正經答道:“如果隻餓一兩頓,當然沒事,但一直餓下去肯定不行,跟因噎廢食一個道理。”

“那因為一顆牙齒就餓死,劃得來嗎?”秋齋又問。

“當然不。”景墨緣理所當然道。

“那你一直不讀書,跟一直不吃飯,是不是一個道理?”秋齋搖搖頭,拿折扇敲了敲景墨緣的腦袋,“不開竅!讀書是一輩子的事,你就算不走書生這條路,也不可以發呆,荒蕪時間。”

老夫子目露欣慰,下次秋齋要再攔老夫我,就不打死了。

“曉得了。”景墨緣悶悶不樂應了聲,拖著步子往教室走去,抬頭看見門口眉開眼笑的老夫子,本就皺著的小臉愈發苦兮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