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稗草看見了小蝌蚪,大聲叫起來:“看他扭得多難看,真是醜八怪,他不是真的魚!”小蝌蚪挺生氣,蹬著水稗草說:“我不理你,你隻會罵人。”小魚們對水稗草也很不滿。
小蝌蚪遊近小魚們,問:“你們說,我真的是魚嗎?”小魚們齊聲答:“那還用說!你和我們一樣,都是真的魚。因為我們都有尾巴,都用尾巴遊水。”“可是我比你們遊得慢。”小蝌蚪說。小魚們卻說:“可能你是一種特別的魚。不過,那有什麼關係呢?隻要你肯練,會跟我們遊得一樣好的。”小蝌蚪受了鼓舞,心裏不覺得難受了,又緊緊跟著魚群一起鍛煉。
這時,水麵上飛過一隻蚊子,尖聲尖氣對小蝌蚪說:“水稗草說得對,你根本不是魚,老跟著魚群跑,沒羞沒羞!”“別理他!”小魚們安慰小蝌蚪說。
後來,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小蝌蚪的皮膚慢慢變成翠綠色了,肚皮下還突然冒出四條小腿來,他自己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這新長出來的四條腿可有用呢,當他用尾巴遊水追不上魚群時,他就用腿來幫忙。再後來,他的尾巴漸漸變得沒有他的腿好使了,簡直可以說有點礙事了。但他還是喜歡這條尾巴。既用腿,又用尾巴,當然這種遊水的樣子不會好看。
小魚們看慣了這個綠色的,既有尾巴又有四條腿的笨朋友,也不覺得奇怪。因為“他本來就是一種特殊的魚嘛!”
突然,水底下鑽出來一條大黑魚,惡狠狠對蝌蚪說:“真惡心!瞧你身上那麼個怪顏色,你一點兒也不黑,我要把你一口吞掉!”說完,就對蝌蚪咬去。蝌蚪腿一蹬,身子跑出去了,尾巴卻被咬掉了。黑魚繼續追,蝌蚪想也沒來得及想,縱身一躍,跳上了草灘。
“呱!”他忍不住高興地叫了一聲,眼睛也鼓了起來。它完完全全變成了青蛙。
3~4歲寶寶的注意力
觀察內容培養兒童畫畫的興趣。
發展目標在興趣中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1跟著寶寶畫畫
先讓孩子隨意畫畫。爸爸媽媽為他描幾筆,使畫更像一些。會畫畫的爸爸媽媽可以指導孩子畫各種各樣物體的輪廓。鼓勵寶寶塗顏色,使畫麵豐富,經常畫畫的寶寶畫的內容會越來越豐富。在爸爸媽媽幫助下,進步很快,同是這個階段的寶寶畫畫的程度差異很大,給寶寶創造一個很好的家庭環境。對寶寶的興趣培養幫助很大。爸爸媽媽可把寶寶無意中的筆畫變成數字或漢字,使寶寶對寫字感興趣。同時又易於記住。
2拚圖案
寶寶已經認識幾何圖形,大人可以用硬紙剪成各種形塊。先做示範,拚成一定的圖案,如房子、汽車,然後讓寶寶從形塊中挑出相同的形塊拚成同樣的圖案,促進孩子對幾何圖形如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等的認識能力,培養其建構的興趣,並在拚圖的過程中,促進手、眼、腦的協調能力。
在與寶寶一同作畫的時候要時時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不希望爸爸媽媽過多的參與,那麼爸爸媽媽可以偶爾幫助一下,這樣才不會讓孩子有厭煩的情緒。同時對孩子的畫,要及時地加以肯定和鼓勵,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同一件事情上集中更多的注意力,發揮更大的想象力。
在拚圖案的環節,爸爸媽媽可以指導,但也不要過分的參與,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正是學習獨立的階段,如果爸爸媽媽過分的參與,會不利於孩子創造力的發揮以及獨立完成任務的習慣的形成,可能會過分的依賴爸爸媽媽。
3~4歲的孩子學習獨立
3歲以後,隨著孩子慢慢成長,他的智能發展、體能發展、情緒發展和較成熟的判斷力,使他得以真正享有獨處的時間,譬如到前麵院子挖地鬆土,或在房間玩恐龍模型,或堆積木建房子。此時,因為他擁有獨處的時間,所以能在沒有父母幹擾的情況下,自行思考泥土該怎麼挖,自行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或想想將來要做什麼。
小孩子需要獨處的時間逐漸在擴大,他們想擁有自己的想法,想保有自己的秘密。借著獨處,你的孩子將可以形成個人特殊風格的性情,同時增強如何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總之,這段時間爸爸媽媽每天必須讓孩子在安全的空間,擁有至少15~20分鍾的獨處時間。同時跟孩子強調你珍重他的獨處時間,也請孩子尊重你的獨處時間。
誰跟小羚羊去避暑
炎熱的夏天來了,小羚羊的媽媽要帶孩子到高山地帶去避暑,小羚羊想,還有許多小夥伴也一定熱得難受,得約大家一起去。
“誰跟我去避暑?”她一麵走,一麵喊。
一匹小紅馬奔跑過來,對小羚羊說:“我不去,我一出汗就像洗了冷水澡一樣涼快了。”原來她身上有許多汗腺,熱了就出許多汗來調節體溫,防止中暑,不需要避暑。
小羚羊想:聽說小黑狗身上沒有汗腺,一定熱得受不了,去約她避暑吧。這時,小黑狗正趴在一間屋簷下,張著嘴,伸出長長的舌頭,直喘氣。
“黑狗弟弟,高山地帶涼快極了,你跟我一起去避暑,好嗎?”小羚羊對他說。
“謝謝你。”小黑狗擺擺尾巴說,“我身上沒有汗腺,可舌頭上有許多汗腺呢。我伸出舌頭,就是用它排汗,調節體溫呀。”
小羚羊說聲“再見”,走到一棵大樹旁,看見小黃雞躺在樹下的沙土裏,兩腳搔著沙土,還不斷地打著滾兒。
“你躺在沙土裏玩,多熱呀!”小羚羊搖搖頭說。
小黃雞“咯咯咯”地笑了,他說:“我熱得直喘氣,在沙土裏躺躺,渾身諒嗖嗖的,可舒服了。”小黃雞不需要避暑,小羚羊多麼失望呀!她又走進林子裏去約小鬆鼠。
“我不用去避暑。”小鬆鼠在樹枝間蹦來跳去,回答說,“夏天到來之前,我就脫掉了冬天的厚皮毛衣,換上了薄薄的夏裝啦。”
再去找誰呢?小羚羊正猶豫著,小灰兔急急忙忙地從她麵前經過,小羚羊喊住他。
小灰兔擺動著兩隻大耳朵說:“我不想去避暑。夏天,我挺著這兩隻大耳朵,可以散熱,調節體溫。”
小羚羊看看沒有小朋有跟她去避暑,隻好跟著自己的媽媽去避暑啦。
4~5歲寶寶的注意力
觀察內容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發展目標在快樂中培養孩子的興趣。
1動作猜猜猜
爸爸媽媽給孩子表演一些動作,如洗臉、刷牙、梳頭、鞋子、掃地、照鏡子、睡覺、彈琴、做操、拍球等,讓孩子用恰當的詞說一說這些動作。
還可以製作一些寫有動作名詞的卡片,媽媽背對著孩子,向爸爸出示卡片,爸爸根據卡片上的詞做相應的動作,讓孩子猜猜卡片上寫的是什麼動作。
如果孩子猜得動作不準確時,可將動作重複表演一遍;如果孩子猜對了,則出示卡片,讓孩子大聲朗讀字卡。
還可以在孩子猜三遍以後就出示卡片,讓他們判斷自己猜的是否正確。
2玩兒一玩兒故事遊戲
將每一種別出心裁的卡片,如角色、場景與動作等卡片,分別放在不同的袋子中。爸爸媽媽和孩子每個人輪流抽取自己所代表的角色,再抽出場景與動作的卡片。例如,參與遊戲的人,可能會從人物角色帶中抽出“國王”這個角色,而場景卡所抽到的背景可能為“海灘”,動作卡則可能是“雨天”,這就是要求角色在這樣的條件下,發展出適合於自己的情節。
此遊戲的目的在於讓每一個不同的角色努力克服動作卡片所規定的難題,當難題解決後,遊戲也跟著結束。
在第一個遊戲中,表演的動作要形象,速度稍慢,不管孩子猜了幾遍,孩子猜對了,都要給他熱情地表揚。
第二個遊戲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孩子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和表演能力,並且在娛樂中集中注意力。
4~5歲的孩子不敢獨眠
孩子四五歲時,思考力和想象力日漸發達。由於想象力太豐富,小小心靈很容易將衣櫃想象成女巫的窩,地板有聲響時會以為有壞人來綁架。所以,臨睡前的安撫工作非常重要,可以讓孩子有安全感。
譬如,晚上不能讓孩子觀看靈異節目或鬼怪影集,最好代之以溫馨的床邊故事,讓孩子在心情安定中入眠。如果孩子對某種東西特別害怕,你一定得順勢開導,例如他以為電線是毒蛇,你不妨將計就計,將他懷疑是毒蛇的那段電線剪下來,帶他到郊外埋起來,並告訴他:“毒蛇的頭被埋掉,它不會再回來了。”
四五歲的孩子,有時候也會出現女兒想跟爸爸睡覺,兒子想跟媽媽睡覺的要求,但是,父母親還是得堅持原則。當然,你可以委婉地跟孩子說:“我知道你想跟我睡,但是,孩子還是得在自己的房間睡,這才乖。”
磨難和考驗
春天來了,一棵小白楊在楊樹媽媽的身邊長出來了。她睜眼一看,藍藍的天上飄著白雲,小鳥站在媽媽的枝頭啾啾鳴囀。噢,世界多美好!
第一場春雨降臨,小白楊歡跳地喊著:“媽媽快來洗澡啊!雨水把我淋得好爽快,好舒服!”
小白楊吮吸著大自然的乳汁,很快長成一個婷婷玉立的小姑娘了。在她眼裏,一切都是那樣新奇,那樣美好,那樣溫馨,那樣和平!
有一天傍晚,忽然陰雲密布,寒風呼嘯,風像拳擊手的連環拳,左一下,右一下,把小白楊打得東倒西歪。接著,豆大的雨點傾瀉下來,打在她新吐出的嫩芽上,陣陣酸疼。“媽媽,救救我呀!”
媽媽卻平靜地說:“孩子,別怕,暴風雨來了,你要頂得住!”
雨絲毫不憐憫小白楊,越下越大,小白楊以為自己完了,就要離開這個剛來不久的世界了。
然而,雨過天晴,空氣格外清新。小白楊渾身上下,也沒受一點傷。“沒有經曆過,難免大驚小怪。”媽媽說。小白楊害羞地低下了頭。
秋天來了,天冷颼颼的,小白楊像得了感冒。“媽媽呀,咱們得了什麼病?怎麼綠油油的葉子一下變黃了,風一吹就刮跑了?這樣下去,用不了多少天,咱們不變成光禿禿的電線杆了嗎?”
媽媽開導說:“傻妞兒,這不是病,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明年我們會穿上新的衣服。”
果然,小白楊、楊樹媽媽和別的許多樹,葉子落在地上,樹枝、樹幹都變得光禿禿的,十分難看了。
到了冬天,小白楊更是度日如年。北風呼呼地刮個沒完沒了,天寒地凍,小白楊想活動一下身子也難。這種日子,怎麼活下去呢?
終於有一天,大雪紛飛,竟要把小白楊埋在裏邊。小白楊歎著氣說:“親愛的媽媽,我感到渾身麻木,恐怕……”她差點流出淚來。
“不!孩子,為什麼這麼悲觀呢?拿出勇氣來,挺起腰板,戰勝困難,嚴寒過後便是春!”
小白楊是個乖孩子,聽了媽媽的話,她昂起頭,抖落掉身上的積雪,心裏念著戰勝寒冷,身上也不覺得那麼冷了。
春回大地,萬物複蘇,經曆了磨難和考驗的小白楊,又長高了許多。
5~6歲寶寶的注意力
觀察內容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發展目標認識一些物質的特性,激發孩子的科學興趣。
1想一想用陽光點火
爸爸帶著孩子到戶外的陽光下,來表演一個“陽光點火”的魔術。讓孩子拿著老花鏡片,讓陽光透過鏡片,折射出一點明晃晃的聚光。然後爸爸把一個易燃物品放在老花鏡片下,讓聚光正好落在這個物品上。等待物品點燃,然後讓孩子拿起來觀察,他會發現,該物品真的被點燃了。孩子不敢相信這是事實,沒關係,讓孩子反複做同樣的試驗,直到他確信陽光的神奇魔力。
如果孩子問為什麼,那麼目的就達到了,因為奇怪的現象引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於是爸爸媽媽就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帶著孩子一起查閱書籍資料來解開這個奧秘。
2影子朋友
晚上在黑暗的屋子裏亮一盞燈,把雙手放在燈前,10個手指相擺搭,讓影子射在牆上呈現出各種手影。爸爸媽媽先教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手影,以後可進行比賽,鼓勵孩子自己創造新的手影形象,爸爸媽媽可以模仿孩子的動作。
遊戲中還可以巧妙地運用家中其他材料(比如手套、小球、紙折的玩偶等),結合手的動作來創造生動有趣的影子形象。這個遊戲也可在白天較強的陽光底下進行。
在做第一個活動的時候,不可以讓孩子在無大人陪伴和參與的情況下玩兒,以免造成危險的意外事故。
在第二個活動中,注意爸爸媽媽不要一味的追求像,要從孩子的角度看待事物,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5~6歲的孩子愛模仿
孩子在5~6歲之間,生活已不再局限於家庭,而且,由於智能的成長,使他成為感覺敏銳的觀察員。所以,這個年紀的孩子,對於所觀察到的人、事、物,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由於年幼,無法做出正確判斷,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他的往來對象,以免“近墨者黑”,受到不好的崇拜對象的誤導。而且,這個年紀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同輩玩伴的影響,你當然不希望孩子成天跟著脾氣容易失控,愛哭愛鬧的孩子混在一起。
這一時期的孩子在崇拜過程中,比學步期的孩子更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會選擇模仿的對象,並且去蕪存菁,篩選出較好的一麵。
因為5~6歲的孩子對於所見所聞興趣多多,他們很可能會興高采烈地模仿從錄影帶、電視,甚至商業廣告學來的一切行為。可是,這一時期的孩子對於區別真實或者虛幻還是有許多困擾,對於判斷所見所聞是否正當亦有利有弊。
因此,如何保護孩子免受暴力和性格扭曲角色的影響,就相當重要。但也不必完全禁絕他們看電視或電影,對於影視上扮演展現決心和同情心等正麵價值的英雄角色,則可多鼓勵觀賞。
狐狸巧設連環計
這一天,老狼捉到了兩隻山雞。回家的路上他興高采烈地唱了起來:“今天我老狼真幸運,捉了兩隻肥山雞,一會兒請狗熊來吃雞,吃呀吃山雞。”
老狼回到家,殺了雞,拔了毛,洗幹淨放鍋裏煮了起來。不一會兒,屋中雞香四溢,老狼對自己的手藝十分滿意。他把火撥小,用慢火燉起來,出門請狗熊去了。
一隻狡猾的狐狸知道了,也想嚐嚐山雞的味道。老狼出門後,狐狸溜進了老狼的廚房。濃鬱的雞香湧入鼻孔,饞得他直流口水。他掀開鍋,撈出一隻大吃大嚼起來。狐狸好久沒吃到這麼香的野味了,一會功夫,把兩隻山雞都塞進了肚子。吃完了,他抹抹油嘴,蓋好鍋,溜出了老狼家。
老狼回來了,揭開鍋舀了口湯覺得鹹淡適中,就到裏屋磨刀,準備客人來時拿刀切雞肉吃。他根本沒發現狐狸來過。
狗熊得到邀請,拿了瓶陳年老酒,朝老狼家走來,嘴裏唱道:“雨打芭蕉葉,喜鵲唱枝頭。老狼請我吃山雞,帶上佳釀喝幾盅,喝呀喝幾盅。”
狐狸聽了又想騙狗熊的好酒喝,於是捂著耳朵,“哎喲,哎喲”叫著迎麵跑來。
狗熊問:“狐狸老弟,你這是怎麼了?”
狐狸哭道:“狗熊大哥!老狼這個壞蛋,他明說請我吃雞,沒想到竟要吃我的肉,你看,這是他用刀砍的,若不是我跑的快,命早丟了!”狗熊見狐狸耳朵上確實有血跡,害怕極了,扔下那瓶酒,撒腿就往回跑。
狐狸又跑到老狼家,對老狼說“是不是你做好的山雞?被狗熊拿跑了。”老狼聽了狐狸的話,半信半疑,抄起勺子在鍋裏一攪,連個雞爪也沒見到。老狼氣急敗壞地說:“好一個不要臉的狗熊,我好心請他來吃雞,他竟然把兩隻雞偷走獨吞,今天我非殺了他不可!”說完揮著雪亮的刀追狗熊去了。
狗熊見老狼操刀迫來,以為他真的要吃他的肉,跑得更快了。老狼見狗熊跑,以為他做賊心虛,追得更起勁了。最後他倆都跑不動了,一起癱坐下來喘著粗氣。老狼質問狗熊:“你為什麼偷我的雞?”狗熊問老狼:“你為什麼要吃我?”他們這才明白,原來都上了狐狸的當了。可見狐狸真是狡猾,小朋友,做人要誠實,千萬別學狐狸啊!
6~7歲寶寶的注意力
觀察內容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發展目標考察孩子的記憶力。
拿出孩子非常熟悉的8~10件物品,爸爸媽媽先拿出5~6件物品放在桌上,讓孩子仔細觀察一會兒,然後讓孩子閉上眼睛,大人迅速拿走其中的一件物品,再讓孩子睜開眼睛,並且說出是什麼東西不見了。多次進行後,可增加物品的數量或改變原來的2~3樣物品,繼續遊戲。
當大人拿走一件物品時,孩子不能偷看。
孕期吸煙:寶寶患注意力缺陷症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吸煙孕婦所產嬰兒患注意力缺陷症的概率要比正常嬰兒高出近2倍。
發表在《兒科學》期刊上的這份研究報告稱,丹麥奧爾胡斯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對170名患有注意力多動症兒童和3800名同年齡、未患此症的兒童進行了對比。在那些患有注意力多動症兒童的母親中,有59%的母親吸煙。
研究結果顯示,在孕期吸煙的孕婦所生兒童患注意力多動症的危險增加了2倍。注意力缺陷症包括過分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行為衝動等。
動物研究和對懷孕3個月孕婦的研究已證實,尼古丁對胎兒大腦的發育具有一定的影響。而孕婦吸煙會使腹中胎兒暴露在相對濃度較高的尼古丁環境中,從而會改變大腦中化學物質——多巴胺的受體,而該化學物質有助於大腦發育。
剪掉了的威風
小時候,我家裏養了一群雞,我最喜歡的是一隻小紅公雞,紅羽、高冠、黃爪,長得威武雄壯,可是他不明白自己已經長大了。
我的鄰居家也養了一群雞,當中有兩隻大公雞,非常凶猛。我管他們叫一號、二號。另外還有隻叫三號的公雞,他又老又癩,灰不溜秋的羽毛,烏紅的雞冠,爪子黑黑的,看了讓人生厭。這個叫三號的老家夥,老受一號、二號的氣。可是他專門欺負我的那隻小紅公雞,每次一見小紅公雞,他就撲撲兩下,張開灰黑的翅膀,伸著毛茸茸的脖子,全身的毛都豎起來,一個勁地向小紅公雞猛衝過來。
我那小紅公雞一看三號那副凶樣,也不知他到底有多厲害,嚇得扭頭就跑。那個三號就更加神氣,一搖一擺地跟在後邊追呀追。
我真生氣,也恨我的小紅公雞不爭氣,“你已經長大了嘛,和他鬥鬥!”但小紅公雞照樣不敢鬥。
研究來研究去,我發覺那老癩公雞所以能把別人嚇唬住,是因為他那一脖子耷開的長毛顯得十分威風,它是小紅公雞不敢反抗的心理障礙。
有一天,我就抓住了那個三號,用剪子把他脖子上的羽毛全剪光了。露出了光禿禿的皺皮,活像個怪物。我量他以後也不敢再嚇唬小紅公雞了。
第二天,小紅公雞正在吃糠米的時候,那個三號又氣勢洶洶跑來了,張翅膀、伸脖子、蹬爪子,還像過去那樣神氣十足地向小紅公雞衝擊。
小紅公雞刹那間呆住了,瞧著這隻又瘦又小的老灰公雞一動不動,好像在說:“咦,你是誰呀?這麼細的脖子。”隻見他把脖子一伸,爪子一蹬,全身金紅色的羽毛都豎了起來,猛地迎上去與三號鬥起來了。
小紅公雞狠狠地給了三號一下子。
三號也發楞了:“哎,這小子今天怎麼了?居然不怕我啦!”三號還想顯威風,就反撲過去。可是我的小紅公雞一點也不怕他,又豎起全身金紅色的羽毛猛跳起來。不到半分鍾,那個老家夥的冠子就被啄出血了,他疼得受不了,也不怕丟臉,扭頭逃跑了。
小紅公雞拍了拍翅膀,唱了一首勝利的歌。從此,他才懂得自己已經變成了一隻強壯的大公雞。他有了自信和勇氣。我想,即使三號脖子上的羽毛全長出來,我的小紅公雞也敢與他爭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