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認知能力 第十章讓孩子的想象飛起來(1 / 3)

第三篇認知能力 第十章讓孩子的想象飛起來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遠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並推動著進步。想象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由此可見,孩子想象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想象也許有時候看起來有些可笑和不切實際,但是作為爸爸媽媽的我們是否想過,瓦特正是有了“為什麼蒸汽能把壺蓋頂起來”的思考,才有了後來蒸汽時代的到來;萊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長上翅膀,像鳥一樣在天空中飛翔”的異想,才有了人類飛翔天空的現實……可是看看當今的孩子們,他們的想象力究竟還有多少呢?

因此,為了孩子的想象能飛起來,爸爸媽媽朋友們請從現在做起,保護和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0~3個月寶寶的想象力

觀察內容慢慢的接受外界的刺激。

發展目標在溫柔的觸摸中和柔和的目光中,讓寶寶透過媽媽慢慢的接受這個世界。

這個時期還不需要將睡眠中的嬰兒拉起來玩兒。但可以利用和嬰兒接觸的時候,如喂奶或換尿布時一邊看著嬰兒的眼睛,一邊笑著和他說話或溫柔地觸摸他的身體,給他舒適的刺激。當你要和嬰兒的眼睛接觸時,得先慢慢地靠近他,當視線接觸時,再溫柔地跟他說話。

此時的寶寶不需要太多強烈的刺激,所以無論是媽媽還是爸爸,動作都要輕緩溫柔。說話的語速不要太快,聲音不要過大。

讓寶寶在媽媽、爸爸的溫柔的目光和觸摸中慢慢的開啟對世界的認識,3個月的寶寶眼睛對外界已經有了一定的敏感,所以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的拿一些比較簡單的物品給孩子看,讓孩子除了父母以外有更大想象空間,刺激大腦的發育。

如何培養寶寶的想象力

首先應愛護和重視寶寶的想象力。

其次,應豐富寶寶的感知知識,使他的頭腦中充滿各種各樣的形象,以便寶寶在腦海裏進行加工改造,這是寶寶想象力發展的基礎。

因此,應有計劃地經常帶寶寶進行參觀、遊覽、訪問等活動,啟發寶寶認識自然景物和各種動植物,指導寶寶細心觀察,了解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多給寶寶看、聽、開闊寶寶的視野,豐富寶寶的素材。

應充分利用言語和文學藝術促進寶寶想象力的發展;充分利用遊戲和玩具來培養寶寶的想象力;利用繪畫、音樂激發寶寶的想象力;多為寶寶提供想象的條件,如讓寶寶玩飛機,教會一種玩法後,讓寶寶想一想還會有什麼樣的玩法;教給寶寶表達想象形象的技能。如寶寶想象出一輛汽車,可讓寶寶口述或畫出來。

不聽話的小花貓

小花貓,眼睛圓亮圓亮,美麗的尾巴長長的,一身黃白相間的外套毛茸茸的,長得真漂亮。貓媽媽非常疼愛小花貓,但小花貓不乖,離開媽媽就淘氣。

一天,小花貓趁媽媽不注意,溜到主人家院外去了。牆邊立著一隻高高的鐵桶。小花貓繞桶轉了兩圈,嗅到一種十分奇怪的味兒,“這裏究竟是什麼東西呢?”他感到好奇,便縱身一跳,扒住桶沿兒往裏看。那是一桶紅油漆,小花貓當然不認識。

“哇——!這顏色多漂亮啊,像早上的紅日!”他想,這顏色比自己的黃白花衣好得多,他要穿紅衣服,於是閉上眼,嗵!跳了進去。

“……,……。”小花貓不能叫,也不能喘氣,他拚命亂抓亂蹬,好不容易才爬了出來。小花貓一下子變成小紅貓了。

小紅貓見自己渾身通紅,害怕回去媽媽說他,想在地上蹭掉,就地打起滾兒來。哪知紅油漆沒蹭掉,倒粘了一身黃土。小紅貓又變成了小黃貓。

小黃貓不管自己是什麼顏色了,樂嗬嗬往家走。回到院子,看到一節長長的舊煙筒,裏麵黑黑的。“哇——!這多像火車鑽的山洞啊?”於是,他弓著身子鑽了進去,嘴裏還不停喊道:“轟隆隆,轟隆隆,嗚——!”費了好大勁,小花貓才鑽了出來,昂著頭喊:“火車鑽出山洞啦!”就這樣,小黃貓變成小黑貓了。

小黑貓現在肚子餓了,一下子鑽進了廚房,盆裏裝著白麵。小花貓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跳了進去,一股白煙兒撲起來,他感到很有趣,趁勢滾了兩滾。這下,小黑貓變成了小白貓。

貓媽媽看見了小白貓,“咦?你是誰家的孩子,到這兒來幹什麼?”

小白貓急忙叫道:“媽媽,是我呀!我是小花貓呀!”說著,他“喵嗚,喵嗚”地叫了兩聲。

貓媽媽這才聽出了小花貓的聲音,生氣地說:“孩子,你這是怎麼啦?快跟我去洗澡!”

貓媽媽把他按到水籠頭底下,嘩嘩地給小花貓衝身子。“喵嗚!”貓媽媽嚇了一跳,小花貓身上的麵粉衝掉了,露出了黑煙灰,小白貓變成小黑貓了。又衝了一陣,煙灰衝去了,露出了渾身黃土,小黑貓變成小黃貓了。貓媽媽繼續按住他衝,“喵嗚!”貓媽媽又嚇了一跳,小黃貓變成小紅貓了。

這下可犯難了,無論怎樣衝也衝不掉,小花貓的毛都被紅油漆粘住了。媽媽隻好用爪子抓,用嘴咬,弄得小花貓哇哇叫,變成了小禿貓。

從此,小花貓不再那樣淘氣了。

4個月~1歲寶寶的想象力

觀察內容對電視發生興趣。

發展目標在看電視的過程中尋找寶寶今後的興趣。

一般孩子到了6個月左右,會對歌聲、電視、收音機的聲音相當敏感並且顯出興趣。這時候他會有自己喜歡的音樂,聽到那首音樂時會注意盯著電視看。此時,可以開始讓他看兒童節目。

此時孩子對電視產生了興趣,但父母絕對不能讓電視代替保姆的工作。看電視時,媽媽應和嬰兒一起看,記住他喜歡什麼歌曲並在適當的時候唱給他聽。並且注意保護好孩子的這份興趣。

想象遊戲的優點

幼兒期是寶寶想象力最豐富的時期,寶寶認為月亮公公每天晚上在看護自己睡覺,小白兔會說話,太陽有脾氣等等。父母講的故事特別能激發寶寶想象力的發展,而豐富的想象力往往來自於聯想,許多寶寶可以在你講到一個事物時聯想到多個與此有關的事物,這就是想象力的開端。

想象遊戲可以讓寶寶改變社會身份,模仿預習未來社會角色。還能豐富他的語言詞彙,鍛煉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寶寶的組織能力,使他從中獲得快樂。還有助於發散式思維培養。促使寶寶在遊戲中建立起自信心。

想象遊戲可以模仿家庭生活,讓寶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過家家”;還可以模仿社會活動的“看醫生”、“當警察”、“扮老師”、“打電話”等;還可以與寶寶一起畫簡便易行的“想象畫”;或著續編小故事;有時還可以拿著圖與寶寶一起看圖說話。

兩隻小懶熊

熊媽媽有兩個兒子,哥哥叫大胖,弟弟叫二胖。哥倆胖墩墩,虎頭虎腦的,熊媽媽很喜歡,就是他們都很懶,令熊媽媽頭痛。

夏天到了,天氣越來越熱。二胖央求說:“媽媽,這麼熱的天,買個西瓜吃吃,那該多美呀。”大胖也幫腔說:“對!西瓜又甜又解渴,好媽媽,去給我們買一個吧。”熊媽媽說:“媽媽有事,要吃你們自己去買。”二胖既想吃又不想去買,忙說:“哥哥比我大,應該他去!”大胖說:“你比我跑得快,應該你去!”熊媽媽有點生氣了:“別吵啦!你倆一起去買,誰偷懶,不許吃!”大胖、二胖隻好拿上錢,一起買西瓜去了。

他倆走過森林,走過草地,走過小橋,來到了河灘邊鹿阿姨的瓜園。大胖說:“鹿阿姨,給我們挑個最甜的!”二胖說:“鹿阿姨,給我們挑個最大的!”鹿阿姨用蹄子輕輕踢踢這個,嫌沒熟;看看那個,嫌太小。最後說:“這個正好,準是個頂甜頂甜的大西瓜!”

大胖、二胖付了錢,大胖抱起西瓜往家走。沒走幾步,就把大西瓜往地上一放,說:“這西瓜太沉了,我抱累了。弟弟該你抱一會兒啦!”二胖不好意思不抱,皺著眉頭,抱起西瓜往前走了幾步,也把西瓜往地上一放,喘著粗氣說:“這瓜這麼重,我這麼小,能抱幾步?哥哥,還是你抱吧!”

兩隻小懶熊,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願抱。正在推托之間,大胖不小心碰了西瓜一下,西瓜咕嚕嚕滾了幾圈。二胖猛拍腦袋說:“嘿,有了!西瓜會滾,咱們讓它自個跑回家吧!”

大胖一聽,也高興了,兄弟倆也不再吵了,爭著滾大西瓜。二胖用力一推,大西瓜滾兩滾;大胖踢一腳,大西瓜滾三滾。滾過河灘,滾過小橋,滾過草地,滾過森林,直滾到兩隻小懶熊的家門口。

熊媽媽看見了,抱起大西瓜,用水洗幹淨放到桌子上。兩隻小懶熊早就坐好,搓著兩手,眼睛瞪得溜溜圓,心裏想著大西瓜的味道,不覺流出了口水。媽媽伸手拍了拍,輕輕晃了晃頭,一刀切下去,紅紅的瓜瓤全都變成了水,嘩啦啦流了滿桌子。

大胖、二胖你看我,我看你,皺起了眉頭。這麼好的大西瓜沒吃上,你說這事該怪誰呢?

1~2歲寶寶的想象力

觀察內容杯子、玩具、杯蓋。

發展目標培養孩子動腦筋,拓展思維。

1杯蓋上放物

在杯子裏放上孩子喜歡的玩具,然後讓孩子拿出來,再裝進去。幾次以後,大人把杯蓋蓋上,讓孩子在杯蓋上放玩具,反複幾次防不住,都滑下來了。

大人教孩子把被蓋翻過來蓋在杯子上,再放玩具就放得住了。讓孩子繼續往下去,廣泛開動腦筋。還可裝、拿小餅幹等小食品,但要有要求,裝、拿一次吃一塊,為了引起情趣,大人可以演戲似的監督。

2麵粉塗鴉板

在盤子上均勻地撒上麵粉,讓孩子用手指頭在上麵畫畫看。如果孩子想再畫別的東西時,把麵粉抹平,既可以再畫。這個遊戲布景可以開發孩子的想象力,也能為畫畫帶來不一樣的樂趣。

一定要講究衛生,手和杯子要幹淨,拿出的食品放在食品包裝紙上。

在用麵粉塗鴉板的時候,由於麵粉會亂飛,所以不要讓孩子用嘴吹,這樣容易把麵粉吹到孩子的眼睛裏麵去。不用的時候,要用布或是毛巾蓋起來。

知識和想象的區別

知識和想象不是一回事,知識隻是激發想象力的前提,有的人雖然知識很多,但思想僵化,見解和觀念陳舊,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結果卻變成了知識的奴隸。發明家愛迪生,沒有念過多少書,知識是靠自學得來的,但他有豐富的想象力,能充分利用自己占有的知識進行創造性的想象,並通過思維把想象變成創造發明。他一生的創造和發明達2000多項,其中為專利局正式登記的就有1000多項。在1882年一年之內,平均三天就有一項新發明,而與他同時代的很多知識不亞於他的學者,卻一生默默無聞。

法國生物學家克勞德·貝爾納說:“構成我們學習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意思是說人們不能被已有的東西或知識所束縛,而是要立足於已有的知識,大膽幻想,提出新穎獨到的新見解來。

因此,對於爸爸媽媽來講,要保護好孩子的想象力,不要讓知識禁錮住孩子的想象力。

公牛與肥豬

小村通往小鎮的公路上,每天清晨都有一輛滿載蔬菜和鮮果的牛車走來。拉車的公牛叫阿東。他把萊果拉到鎮裏賣掉,傍晚又匆匆地趕回。

“我的阿東真好,他從來不偷懶的!”每當聽到主人的誇獎,阿東像吃了甘蔗,從心裏往外感到甜蜜。

可是有一天傍晚,主人給他添完草料,他聽到隔壁響起了哼哼唧唧的叫聲,接著是欻欻地吃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