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東從柵欄的板縫間望過去,看到一隻肥頭大耳的豬。
“喂,鄰居!你是誰呀!”阿東打著招呼。
“我也不知道我是誰,”肥豬抬頭說道,“我隻知我活得很快活,你叫我‘快活’好啦。”
“那麼,快活,你是剛來這兒的嗎?”
“那可不對,我來了一星期、半個月,也許一個月了。時間對我是沒多大意義的。”
“噢,”公牛似懂非懂地應著,“我卻直到今天才發現你。”
“這不奇怪!也許你在家的時候,我都在睡覺吧,你今天回來得早了些。我們豬是貪吃貪睡的,一天有24小時,我要睡20個小時以上。”
公牛問:“你不工作嗎?”肥豬感到大惑不解,他從來不知道什麼是工作。他吃完了食,又躺下睡覺了,一會兒便響起了鼾聲。“他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糧食和菜湯,吃了就睡,確實很快活。而我卻要拉著車越嶺爬坡,吃的是幹草……”公牛感到不平,抱怨主人在欺負他。
第二天,公牛開始偷懶了。以往兩小時的路程,他慢吞吞走了半天。回到家時已月掛枝頭了。
“他一定生病了!”主人叨念著,給他增添了豆餅和高粱,並決定從明天起讓他休息兩天。
阿東知道主人上了當,心裏很高興,以為從此可以不再拉車,每天像肥豬那樣輕鬆自在了。
兩天後,他卻一如既往地拉上了滿載的車。走慢了,主人就不停地吆喝,不時還挨上幾鞭。
回到家時,他發現“快活”不見了,就問小花貓。
小花貓說:“快活?今天可不是他快活的日子!你走後,他被主人的兒子趕到屠宰場殺了。”
“為什麼?”阿東瞪大眼睛問。
“這還用問嗎?主人養我們都是有用的。你會拉車,我會抓老鼠。肥豬會幹什麼?他是被人養肥了吃肉的!”
公牛阿東嚇出了一身冷汗。從此他不敢偷懶了,成為一頭勤奮的牛。
2~3歲寶寶的想象力
觀察內容在故事中尋找樂趣。
發展目標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
1編故事
用圖畫書上的幾個句子做基礎來編故事,試著邊出符合圖畫情節的有趣故事。讓孩子一邊看著圖畫書,一邊專注聽媽媽說故事。比起現成的故事,媽媽編的故事情節更加有趣、生動。
讓孩子邊看圖畫書,便幫媽媽編故事,媽媽並說著:“哦,是這樣啊!”附和他的話,如此孩子就能盡情地展開想象的翅膀。
2用火柴做做看
用火柴排出簡單的數字。在擺放小火柴的過程當中,不僅可以讓手做更細微的動作,在擺放時,還能集中注意力,也能開發創造力和想象力。
在排數字5之後,再多拿兩根火柴,要他排數字8看看,孩子雖然會先苦惱,不過應該還是可以排出8來的。也可以利用火柴排出汽車、火車或梯子等圖形。
和孩子一起試著邊看圖書邊編故事時,由於圖畫書裏的字不多,所以請爸爸媽媽發揮想象力。盡量把故事編得生動有趣又符合圖畫內容的。切記不要瞎編。
此時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辨別能力,不會隨便將什麼東西都放進嘴裏,所以火柴或牙簽都是很好的玩具。不過一定在爸爸媽媽的看護下玩兒這種遊戲,以免孩子不小心傷著自己。
保護寶寶的想象力
兩三歲的寶寶開始能隨手用一些物品,代替與之毫無關係的東西來做遊戲。他們可用奶瓶給玩具娃娃梳頭,同時嘴裏說它是梳子,或者把一個大掃帚當馬騎,或者用石塊造出“卡車”。到四五歲時,寶寶們大約把他們玩耍時間的20%用來做這種新穎而複雜的扮演遊戲。
這說明寶寶的認知能力和想象力在迅速發展,千萬不要小看寶寶的這些遊戲行為,更不能嘲笑他們,明智的父母會鼓勵寶寶這種想象,甚至可以參與到寶寶的遊戲中去,也許你會發現自己的想象力與寶寶相比,往往還是寶寶略勝一籌。
據報道,我們國內青少年的想象能力,在應具備的各種能力當中,相對來講是比較弱的。現實情況是,成人的想象能力往往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退化,而在嬰幼兒期寶寶的想象力卻驚人地豐富,如果不加保護,甚至予以限製,就會扼殺寶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許多科學成就往往就萌芽於一個大膽的想象,科學需要嚴謹,也同樣需要想象力。請保護並努力激發你的寶寶的想象力吧。
金斧與鐵斧
有一個小男孩,名叫陳實,家中很窮,十幾歲就到地主家幹活。這個地主的心腸特黑、特狠,小陳實起早貪黑給他賣命,他還說陳實偷懶,常不給陳實飽飯吃。
有一天,陳實上山去砍柴,走上一座小橋,腳下一滑,人沒跌到河裏,斧頭卻掉河裏了。砍不了柴,又丟了斧頭,回去肯定吃不到飯,還要挨地主的皮鞭。小陳實難過得哭了起來。
這時,一位白發銀須的老爺爺走上橋來,問小陳實為什麼哭,陳實就把斧頭落水的事跟他說了。
“不值得哭的,孩子。”老爺爺說,“我幫你把斧頭撈上來。”說完,他撲通一聲躍入河中,眨眼間撈起一把金光閃閃的金斧頭。
“這是你的斧頭吧?”
陳實搖了搖頭。
老人又跳進水中,撈起一把銀光閃閃的銀斧頭,“那麼,這是你的斧頭啦?”陳實還是搖了搖頭。
老人再次跳入水中,撈起一把黑黑的鐵斧頭。老人剛從河裏出來,陳實就拍著手跳著腳喊:“這是我的,這是我的黑斧頭!太謝謝您了,老爺爺!”
老人誇獎陳實是個誠實的孩子,並在斧子上吹了一口仙氣,遞給了他,老人就不見了。陳實再看斧子,它發出耀眼的光芒。他今天砍柴,一點兒都不費力,一會兒就砍了一擔,挑了回去。
地主見小陳實這麼早就挑了一大擔柴回來,感到很奇怪。陳實就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第二天,地主讓小陳實在家裏磨米,他自己化妝成打柴人模樣,拎了把破斧頭出門了。到小橋上,他故意把斧頭扔進河裏,也在那兒哭天抹淚了。
白發銀須的老人又來了,他問了經過,跳到水裏撈起了那把破斧頭。地主搖了搖頭。老人又跳進水裏,撈起一把銀斧頭。地主接過銀斧頭,說:“我先拿著吧,要是有把金斧頭更好啦!”老人再一次躍入水中,撈起一把金斧頭。
地主一把奪過金斧頭,老人就不見了。地主一手拎銀斧頭,一手拎金斧頭,樂得蹦跳起來。忽然腳下一滑,他連人帶斧頭一起栽進河水中淹死了。
地主死了,小陳實回到自己家裏。他每天拿著那把耀眼的鐵斧頭上山砍柴,除了自家燒以外,還可以賣柴養家了。
3~4歲寶寶的想象力
觀察內容觀察其獨立思考的能力。
發展目標培養寶寶觀察、判斷、推測及思考能力、主動性和創造性。
1走迷宮
市售的兒童讀物中,許多都有這樣的迷津圖。讓寶寶看這迷津圖後數秒鍾,告訴寶寶:“小兔子要到小豬家去玩,你看該怎麼走,才能避開大灰狼,不致使小白兔被吃掉?”就可以讓寶寶獨立指出路線,找出正確的答案。
2過家家
為寶寶準備一個娃娃及娃娃的衣服和一些常用的玩具,如桌椅、飯勺等。起初大人可充當一個角色,如阿姨、外婆等。帶寶寶一起玩兒。如給娃娃穿衣服、疊被子、準備飯菜、喂奶、照顧娃娃睡覺。娃娃“病了”,給娃娃喂藥等。漸漸地寶寶由配角變為主角。可扮演爸爸媽媽,自己找來玩具,給娃娃設計一個家。同時也可邀請鄰居小朋友來一起玩兒。不同的遊戲,可使寶寶的想象力產生變化。大人可以偶爾參加,創造一些情景去影響、激發寶寶積極思維,使他不斷地動腦筋、想辦法,從而鍛煉了寶寶的獨立性與創造性。
開始的時候,寶寶可能不會輕易的走出迷宮,因此爸爸媽媽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批評或者在孩子思考的時候打斷孩子的思路,也不要過多地指導他。
在過家家的遊戲當中,爸爸媽媽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參加,但是不要過多地幹涉孩子,即使孩子在開始分配的時候有一些淩亂,爸爸媽媽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提示,但絕不能要求孩子怎樣做。
寶寶愛認字不會扼殺想象力
有的寶寶,剛剛二三歲,就認識很多的漢字,甚至家裏的掛圖識字卡都不能滿足孩子的興趣。但是,有許多爸爸媽媽擔心這樣會不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
專家認為,孩子認字與想象力並無直接關係,寶寶愛認字,父母不妨隨他的意,順其自然,隻要是孩子喜歡的就行,但不要急於求成,強迫孩子做不願意做的事,那樣才真正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和積極性。父母應該注意的是,幼兒的興趣易轉移,父母不應過度焦慮。
好奇的狗熊
森林裏住著狗熊媽媽和她的孩子小狗熊。這隻小狗熊特別好奇,不管什麼都要刨根問底,弄個水落石出。大家送他個美名,叫“小好奇”。
一天,一列火車停在林間山坳裏。小好奇從未見過這個黑乎乎的龐然大物,急忙跑過去問:“喂,黑大個,你是誰呀?怎麼我從沒見過你呢?”
大火車答道:“我叫蒸汽機車,是現在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
小好奇說:“既然你是交通工具,怎麼不跑呀。”
大火車皺著眉說:“輪子不滾動,我不能跑呀。”
小好奇知道了什麼是輪子,就對輪子說:“輪子,你怎麼不滾動呢?”
輪子為難地說:“蒸汽不推動我,我滾不起來呀。”
小好奇問水,水說:“火不燒我,我有什麼法子?”小好奇問火,火說:“煤不燃燒,怎麼能煮開水呀?”小好奇又去問煤,煤說:“人不把我點燃,我怎麼燃燒呀?”
這時,人來了,要開火車了。人點著了煤,火燒開了水,水變成蒸汽,蒸汽推動輪子,輪子帶動火車,火車開走了。
小好奇逐漸長大了,變成了一隻大狗熊,但他仍是那麼好奇。有一天,又有一列嶄新的火車來到這裏。大狗熊跑過去說:“蒸汽機兄弟,好久不見,你的變化可真大呀!你穿一身綠衣服漂亮多了!”
火車說:“我不叫蒸汽機車,我是蒸汽機車的弟弟,叫內燃機車。隻要汽態的柴油點燃,燃燒產生的高溫高壓氣體就能推動輪子反複運動。而且我的力量比哥哥大很多呢!”
又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大狗熊變成了一隻老狗熊,還是很好奇。不過,他已經能幫其他動物解決一些疑難問題了。
有一天,又有一列嶄新的火車來到這裏。老狗熊走過去,這回他不敢亂認了,那火車先開口了:“熊大叔,我是蒸汽機車的小弟弟,我叫電力機車。隻要電流通過我全身,我就能跑,不僅力量大,而且跑得快,不再冒煙熏你們了。”
這時,車廂門開了,走出一位司機師傅,對老狗熊說:“這火車還不算快,我們正在製造懸磁高速列車。你不想跟我們去看看嗎?”
老狗熊歎服人類的智慧,爬上了火車。車輪滾滾駛出了這個閉塞的山坳。
4~5歲寶寶的想象力
觀察內容觀察孩子的思維能力。
發展目標豐富寶寶的想象力和培養思維能力。
爸爸媽媽經常出謎語,讓寶寶猜,下麵介紹幾種。
1上肢下肢都是手,有時爬來有時走
走時很像一個人,爬時像條狗。(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