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澳門回歸
1997年6月30日,國家主席江澤民率中國政府代表團抵達香港,出席香港政權交接儀式。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踏上香港的土地。同日,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進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進駐香港特別行政區,於1997年7月1日零時開始履行防務職責。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進駐香港歡送大會在深圳隆重舉行。
香港是中國的神聖領土,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三個部分組成。其中香港島和九龍半島被清政府割讓給英國,新界租借給英國。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香港被日本占領。二戰結束後,英國繼續統治香港。自從香港被英國強占後,中國人民及辛亥革命後的曆屆中國政府都不承認帝國主義強加的三個不平等條約,並為收回香港、雪洗恥辱而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
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多次闡述了香港問題的立場,申明香港是中國的領土。為打破西方陣營對中國的封鎖,決定對香港暫不收回、維持現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強盛和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解決香港問題的條件成熟。鄧小平“一國兩製”方針的提出,為解決香港問題提供了可行方案。
1982年,鄧小平同應邀訪華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就香港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拉開了中英關於香港問題會談的序幕。雙方經過兩年艱難曲折的談判,1984年,兩國簽署了《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中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恢複對香港行使主權。第二年,中英雙方互換了批準書,聯合聲明正式生效。
1990年,全國人大正式通過並頒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以法律形式把聯合聲明的精神、一國兩製的偉大構想落實為具有權威性的法律,標誌著香港回歸進入過渡期。然而,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英國政府開始改變對華政策,在香港問題上從與中方合作轉變為與中方對抗,為香港的平穩過渡設置障礙。英國先後拋出了“居英權計劃”、“人權法案”和“新機場建議”方案。彭定康出任港督後,又提出“政改方案”。這些計劃和方案都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中國政府於1993年與英國政府進行會談。英方在談判中,繼續推行不合作路線。
1993年,中國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預備工作委員會。1996年1月,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在北京成立。隨後,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發布公告,駐港部隊組建完成。這標誌著我國政府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的各項籌建工作已進入具體的實施階段。同時,正式任命董建華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1997年4月至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先遣人員抵港,做接收準備工作。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淩晨,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23時59分,英國的米字旗和港英的皇冠獅子旗緩緩降落,英國在香港一個半世紀的統治宣告結束。7月1日零時整,伴隨著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紫荊花旗一起徐徐升起。
經曆了百年滄桑的香港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從此,香港同胞真正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香港的曆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香港回歸,標誌著中國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國恥,標誌著我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標誌著中國人民為世界和平、發展與進步事業做出了新的貢獻。香港回歸祖國的順利實現,對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繼香港回歸後,1999年12月20日,澳門終於伴著歡快的旋律,跨過百年的滄桑,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澳門的回歸,標誌著外國殖民統治在中國領土上的終結,澳門從此進入了一個曆史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