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現實狀況還是科學研究,都表明樂觀又積極的思想,能給人們帶來積極的作為,並且有助於事務的順利發展。工作中充滿樂趣可以減輕重負、緩解壓力、促進溝通、緩和衝突、凝聚員工、消除厭倦疲勞,還能創造出大量的積極向上的活力!
因此,我在這裏提供幾個能夠讓人保持樂觀的方式,使大家在職場上根除悲觀的習性。
1.在工作職場上發生令人沮喪的事情時,我們應先靜下心來將自己的想法、感受,逐一且忠實地記錄下來。
2.在記錄好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後,我們要做的事情,便是針對負麵情緒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做法。舉例來說,當你認為自己十分厭惡目前的工作,而且一心想要改變工作環境時,你能對自己提出的建設性做法是留意招聘廣告,或者專注在工作中較為有趣的部分。
3.當你麵對自我思索過的“分析表”,應當按照事態的發展形勢,進行客觀且全麵性的評估,采取可行的做法加以執行。如果某些想法與應對措施讓你感到猶豫不決,就適時提醒自己:先保持樂觀的態度,再靜觀事態的發展。
另外,樂趣、歡笑、幽默——都是可以使人神清氣爽的法寶。它把我們與那些有趣的事物聯結在一起,讓人幾乎不可能有孤獨感和被排斥感。當你感到情緒低落、奮受壓力、疲憊不堪或者心情不好,難以正常發揮工作能力的時候,笑聲可以使這種狀況完全改觀。
唯有積極的想法才能產生積極的做法。我們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最需克服的就是悲觀意識,因為它會影響我們的果斷力和行動力。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遇事不能當機立斷、積極進取,或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原本具有的能力將隨之逐漸退化,並且毫無成長進步的空間可言,如此一來,隻會使自己麵臨越來越多的生存危機。換句話說,對於任何工作,我們應該保持樂觀進取的態度,並且投注所有可能的力量和精神,即使是寫信、接聽電話、接待客戶等事宜,也應聚精會神地去做,隻要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活力、勤於努力、行事果斷,那麼無論遭遇到多少挑戰與困境,都能憑著強大的精神力量加以克服,讓自己在職場上處於優勢地位。
工作的快樂與否,很大意義上是一個心態的問題。如果視工作為享受,那麼我們就會努力的去享受,然後努力地工作,取得滿意的結果,從中又得到另一種快樂,於是便成了良性循環。如果把工作當作一種痛苦的曆程,便會心生不滿,萬事抱怨,敷衍了事,一事無成,從而滿懷怨恨——不止對別人怨恨,也對自己怨恨。境由心生,大體便是如此,說白了,不過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麵對眼前的一切,能夠知足的人感到生活在快樂的仙境中,不知滿足的人就擺脫不了凡俗的境界。總結世上的一切原因,善於運作的人就能把握機會,不善於運作的人就處處陷入危機。
工作著,快樂著,這個信念是需要一生記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