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戰(1 / 2)

第七天傍晚,盧卓爾率領隊伍來到了東州、中州邊界。秋天的夜來得很快,不一會兒天就黑了。而秋雨則又在暗中淅淅瀝瀝下了起來,道路泥濘,眾人苦不堪言。進到一個鄉村,副指揮宋增益帶一名士兵去敲一戶大莊院的門,想要借宿一晚。敲了幾下,一個蒙著頭巾、身著短褐、紮著褲腿的農人開了門。那農人在火光中隱約看到敲門的是個兵士,不等說話,又慌忙關上了門。兩人正在納悶,那門又複開了。一個頭戴巾帽、身穿紈綢的員外模樣的人跪在門口,手裏端著盤子,上麵放著銀子,兩旁仆人打著燈籠、牽著牛羊、抱著兩壇酒,也跪著。那敲門的兵士見狀,被唬的倒退兩步,不知何意。宋增益心道:“莫不是要犒軍!”但看到那員外和幾個仆人皺結的眉頭,心中說道:“才怪!”員外磕了幾個頭,說道:“諸位兵爺,我願用家財贖我女兒。我活了半輩子,隻有這個女兒,實不能舍,求放還與我養老吧!”那士兵聞言,說道:“員外,你認錯人了吧!我們是到京都打馭族人的,因為天晚,又下雨,想借你莊上住一晚,明天還得趕路呢。”那員外抬頭看了看,果然無一認識,怔了一下,又跪下道:“你們既然是救難的勇士,不如先救一救眼下我家的危難。要是救得,必有重謝。”兵士回頭看看宋增益,宋增益向前扶起員外,說道:“員外請起。您看這樣吧,我們兩個是打前站的,大隊人馬就要到莊上。我們隊伍已不停歇的跑了一天,又逢秋雨,渾身濕透,又饑又寒。您借我們個房間烤烤火、喝口熱水。您有什麼危難,等見到我們長官,您向他說,看怎麼幫您。”員外即令管家安排住宿、夥房準備飯菜、馬夫準備喂馬。不一會兒,隊伍趕到,分頭接引。

總指揮盧卓爾來見主人,進到一個寬敞的大廳,盧卓爾說道:“我這些人馬十分打擾貴莊,多謝員外費心,感激不盡。”問道:“聽說員外有些急難之事,不知是什麼?”那員外又要下跪,被盧卓爾一把拉住,說道:“員外不必如此,請講。”員外乃說道:“老拙姓肖,這裏是肖家莊。我今年五十有八,半生無子無女,活到四十,方有一女,視若珍寶,取名珍珠。我家雖非顯貴,教育這個女兒卻十分悉心。並非自誇,我這女兒當真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刺繡女工無一不能,並且大方懂事、心地善良,令人疼愛不已。本指望守著家財,招贅夫婿,樂享天年。不料禍有不測,今天莊上闖進一群士兵,個個衣衫不整,麵黃肌瘦,灰頭土臉,像是些殘兵敗將,約有百餘人。在我家本是翻箱倒櫃、捉雞牽羊,誰知為首的一個看到我女兒珍珠,喝止了眾人。他讓那幫同夥歸還財物,恢複房間,向我說要娶我女兒。我當然不肯。他們不容分說,強行將珍珠擄走了。方才,我召集人眾,正要帶了財物找那幫人將女兒贖回。若他們不放,我就要豁出性命,和他們拚個死活了。聽到敲門,我那農戶開門看到士兵的裝束,以為之前那幫人複來,因此慌張。長官,您既是率軍到京都打馭族人的英雄,能否先幫一幫老拙,救一救我的女兒。若是能救出女兒,我願意獻出家私,充做軍需。”說完又拜。盧卓爾忙扶住,想了想,說道:“員外,救危濟難、趨人之急,本是分內應當、義不容辭之事。隻是今日不同,軍情緊急,京都危在旦夕。我等從百泉城出發,馬不停蹄,兵不卸甲,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已經七個晝夜。並且連日陰雨,道路難行,士兵們均已疲憊不堪,而明日仍要行軍,故而不敢許諾。但既蒙厚意相待,員外相求,豈能不救?我看不如這樣,員外讓你莊上的人穿了我的士兵的裝束,帶著贖金等物,由我帶領去和那夥人談判,贖回你的女兒。這樣既能救出令愛,又不耽誤軍機大事。”肖員外還未答話,聽門口有人說道:“何必那麼麻煩!兵士走不動,這裏還有幾十名劍客呢。若要救人,十人足矣!”乃是辛初和陳蒼闖了進來。副指揮宋增益急忙嗬斥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一點規矩都沒有!哪輪得上你說話,還不退下!”辛初毫不退縮,並不理會宋增益,眼睛盯著盧卓爾,道:“盧指揮,我帶十名劍客去把員外的女兒解救回來,並綁來匪首。”盧卓爾道:“年輕人,你劍術雖不錯,但要知道比劍和實戰是兩回事。聽盧員外的說法,那幫人很可能是前線敗退下來的士兵,窮途末路,由兵成匪。他們此時一定占據山林,結營自守了。別說十人,我們全體去攻,未必有勝算。那時救人不成,反遭其厄。耽誤了大事,十分不明智。”辛初躬身道:“盧指揮,我並不是愛逞一己之勇的莽夫。您聽聽我的分析如何?”盧卓爾道:“你說吧。”辛初道:“那些人明知這裏地處偏僻,無人救援,怎會將普通莊民放在眼裏?既然搶掠得手,又抓了個大姑娘,今夜一定是吃酒玩樂,疏於防範。而且,據大人推斷他們由兵成匪,自然人心未穩,各懷鬼胎,又不曾熟悉周遭環境,必是倉促安營紮寨,逐步完善防備。若在此時突襲,定可將他們一舉擊潰,永除後患。而若是讓他們落地生根,站穩腳跟,就真如大人所說,派大軍去攻,也未必有勝算了。”盧卓爾點點頭道:“你倒是讀過兵法。”肖員外插話道:“盧指揮,各位英雄,我看還是先贖一贖試試吧,免動幹戈。”辛初道:“員外,你能贖回來,我們走了,他們不能再搶回去?以後,貴莊就一直供著這夥人了?”肖員外不敢再說話。盧卓爾道:“以十擊百,畢竟太過冒險。”這時,盧敢先在旁邊說道:“父親不必擔心,我和他一同前往,定能成功。”辛初忙抱拳道:“盧兄肯去,感激不盡。”盧敢先冷冷道:“我去救人,怎麼用你來感激?”辛初笑了笑道:“辛某失言。”盧卓爾覺得不好再挫年輕人的血氣,乃說道:“若有二十名劍客自願前去,我便準你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