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職場心理學 第三章與同事交往的心理問題
同事之間的關係微妙而複雜,與同事相處得如何,直接關係到自己工作、事業的進步與發展。擺正與同事相處的心理,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為自己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過分敏感心理
前不久,單位的兩位女同事(楊姐與馬姐)來朱某家串門,朱某熱情接待,兩人走後突然楊姐來電話,說她的金戒指不見了,是不是掉在她家了。朱某四處尋找也沒有發現戒指,就回電話說沒有。可是楊姐卻語氣堅定地說:“你再好好找一找,這個戒指是24K金的,很貴重的。”聽了楊姐的話,朱某頓時感覺自己好像做了賊似的,臉上感到火辣辣的,好像姐妹們的眼睛都在盯著她。在單位看到姐妹們小聲說話,懷疑是在議論她貪汙了楊姐的戒指。從此,再也不願意與同事們打交道了。
心理醫生認為,朱某由於受到“戒指”事件的刺激,敏感心理突現,行為也出現了異常,需要及時有效的疏導。
生活中確實常常有類似現象,別人丟錢丟物,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但自己卻感到不自在。像朱某現在這樣的行為表現,就屬於典型的過分敏感心理。這類人感情比較脆弱,別人不經意的一個動作或者一句話,往往會引起他們的過分恐慌與不安,甚至痛苦不堪。這種不健康心理一旦得到克服,煩惱與痛苦就會徹底消失。
在麵對類似情況時,人們應該放鬆自己的心態,不妄加猜測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有了問題直接與對方交流,真誠坦率地交換意見,互相信任和理解。同時,自己要胸懷寬廣,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養成良好的意誌品質。也可以通過組織或到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來把問題弄清楚。
切莫作“長舌婦”
梁某今年26歲,在一家金融單位工作。她性格開朗,過於熱情,在單位人稱“宇宙廣播站”,上上下下沒有她不說的事。
一天,單位的一位女同事無意中與她說討厭單位的某某領導。她沒有多久就傳播說這位女同事受到了某某領導的性騷擾。鬧得全單位人心惶惶的,關係都很緊張了。
某某領導被上級紀檢部門找去談話,她把話傳播出去,說領導有嚴重問題,要被判刑了。
一位女同事哭著來上班,大家都忙著工作,她湊上去打聽。那位女同事數落了丈夫一大堆的不是,講了婆婆的很多壞話。梁某聽了以後,傳播說是因為丈夫外遇的問題,氣得女同事與她幾天不說話。
單位的一個女同事辭職了,她聽了大家的議論,不加思考,沒輕沒重地傳播了很多花絮,涉及到單位的很多人和事,鬧得大家對她意見很大。現在她一上班,單位的人都離她遠遠的,沒有人與她交流。單位沒有說話的機會了,就在家裏“亂傳播”,鬧得家裏親戚關係緊張起來,丈夫氣得不愛與她說話了。她感到很苦惱,覺得生不如死。
針對這種情況,心理醫生建議一定要克服愛打聽和傳播小道消息的不良習慣,對單位同事和周圍人的情況,一是以平常心對待,不要對什麼都好奇,什麼事都要知道,然後添油加醋的加以傳播。好奇心減少了,對小道消息也就沒有了興趣。二是加強修養,明辨是非,學會分析問題,不跟著人家瞎起哄,人雲亦雲。要是被壞人利用,身處險境還不自知。三是培養興趣與愛好,集中精力做好工作,把心思放在正道上。四是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不要隨意破壞同事間的團結,損害他人利益。另外非常重要的是要注意不斷地學習,多讀好書,從書中汲取營養,以達到淨化心靈的目的。
扼殺“誣陷心理”
剛剛步入中年的英子每每看見辦公室的女秘書小江和單位領導在一起,心中有一種酸酸的感覺。辦公室裏的姐妹們也議論,小江現在神氣了,跟主任跟得太緊,把我們姐妹們都忘了。她聽著同事們的議論,回憶起最近的一件事,感到的確有些可疑。
前幾天,單位出了一點小差錯,大家都在加班,幹得都很辛苦,可是主任在總結會上,誰也沒有表揚,唯獨表揚了小江。說小江心細,工作責任心強,為單位挽回了重大損失。同事們心裏很不服氣,都覺得主任有些偏心眼。她也氣憤不過,回家後心情不能平靜。於是,連夜編造了一封關於主任和小江的“桃色”故事信,第二天郵寄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