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是巧用激將法,反彈琵琶促奮進。請將不如激將。有時對發牢騷的下屬,不妨運用激將法,有目的地用反話刺激對方,使對方從自我壓抑中解脫出來,並激發他的上進心、榮譽感和奮發精神,從而達到新的心理平衡。
某局機關辦公室秘書小王具有大專學曆,每當他看到那些學曆不高的人發了財,心裏就很不服氣。一天,他向該局江局長發牢騷說:“現在的社會,學曆低、膽子大的人掙大錢;學曆高、膽子小的人掙不了幾個錢。”言下之意是埋怨待遇太低。對此,江局長說:“現在的社會講究真才實學,學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強,能力強的人也不一定學曆就高。別人有出息,不要不服氣,有本事你給我露兩手瞧瞧。咱們局下屬有幾家企業處於虧損狀態,正缺有能力的廠長、經理。你敢不敢立軍令狀,下去把企業搞活,如果達到目標局裏一定重獎你!”這話對小王的觸動很大,他想自己好歹是正規大學畢業的,與其整天窩在機關裏無所事事,倒不如下去大幹一番。於是,他真的要求下企業當了廠長。後來,經過他的努力使企業扭虧為盈。
總之,對於下屬的抱怨,明智的領導要以準確把握下屬的心理為前提,通過各種技巧妥善化解。
避免批評引起下屬的逆反心理
其實現代企業管理中領導也需要注意批評的方式方法,畢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在準備對下屬提出批評的時候,首先要對下屬的個性有一定的了解。對於那些對批評持抵觸心理的下屬,先禮後兵是一個很好的技巧,這在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身上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卡耐基的侄女約瑟芬·卡耐基,在她19歲那年來到紐約,成為卡耐基的秘書。當時,她剛剛高中畢業,做事的經驗幾乎等於零,所以,在工作中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差錯。卡耐基毫不客氣地批評了她,約瑟芬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一天,約瑟芬工作中又出錯了。卡耐基剛想開始批評她,但馬上又對自己說:“等一等,你的年紀比約瑟芬大了一倍,你的生活經驗幾乎是她的一萬倍,你怎麼可能希望她與你有一樣的觀點呢?你的判斷力,你的衝勁等等,這些都是很平凡的。還有你19歲時,又在幹什麼呢?還記得那些愚蠢的錯誤和舉動嗎?”
經過仔細考慮後,卡耐基獲得結論,約瑟芬19歲時的行為比他當年好多了,而且他很慚愧地承認,他總是嚴厲地批評約瑟芬而很少稱讚過她。從那以後,當約瑟芬再犯錯誤時,卡耐基不再像以前那樣當麵指出她的錯誤。他總是微笑著對約瑟芬說:“親愛的,你犯了一個錯誤,但上帝知道,我所犯的許多錯誤比你更糟糕。你當然不能天生就萬事精通,成功隻有從經驗中才能獲得,而且你比我年輕時強多了。我自己曾經做過那麼多的傻事,所以,我根本不想批評你。但是你不認為,如果這樣改進的話,會更好一點嗎?”聽到這樣的話,約瑟芬不再感到有壓力,而是充滿了動力。現在,她已經成為一名很出色的秘書。
人人都渴望獲得別人的讚揚,同樣,每個人都害怕別人的指責。當領導毫不隱諱地批評下屬時,下屬即使認為你是對的,他確實錯了,但大多數人會心懷不甘,乃至引起憤恨。這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就是人會對不利於自己的觀點或行為產生抵觸甚至排斥心理;而對於認同的觀點或行為則有一種親近感。
所以在批評下屬的時候,如果你能換一種方式,先禮後兵,先肯定他做得對的地方,趁著他心神愉快時再指出他的缺點,相信他一定會虛心接受,同時還會對你心存感激。
在一定要批評時,要先想好,為這件事批評他是否值得;是否有必要;批評後是否有利於下屬在今後的工作中改正錯誤。
正確對待下屬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個體對於輸入信息在心理上產生的一種與常態相反的逆向反應。在一個部門或單位,領導者可能對下屬產生逆反心理,下屬也可能對領導者產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具有兩極性,其影響可能產生好的結果,也可能產生不良後果。逆反心理的產生絕不是偶然的,它有著社會的、心理的、主客體等多種原因。這裏,僅從領導者主體方麵來探求下屬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如何正確處理。
領導者的以下行為易使下屬產生逆反心理:
(1)獨斷專橫。有的領導處事、為人“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一手遮天,獨斷專橫,並且好動肝火,待人不能心平氣和,對人缺乏關心態度,久而久之,下屬就會產生逆反心理。
(2)過分責備。當下屬工作中出現失誤,領導者不是設法幫助其找原因,而是不問青紅皂白,不分事大事小,劈頭蓋腦地批評、責備,使本來情緒不穩的下屬漸生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