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營銷百科
社交性公共關係策略
社交性公共關係策略是不借助其他媒介,隻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開展公共關係的活動。這種方式實際上是感情投資的一種方式,即逐漸與有關人員發生聯係,在建立一定感情的基礎上,達到互助互惠的目的。個人與個人的關係如此,團體與團體的關係也如此,因此,企業人員應具有良好的公共關係素質,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開展社交性公共關係活動,建立和發展公共關係網。
始終與政府保持良好關係
營銷導圖
政府關係是指企業與國家管理機構及其人員的關係。任何企業都必須服從政府對社會的統一管理,都必須接受特定的政府機構的領導和監督。政府的各項政策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十分深遠,因而取得政府的信任與支持,協調企業與政府的關係是企業一項重要的公關工作。
案例實證
聯合利華公司是世界上大型跨國公司之一。與大多數跨國公司不同,聯合利華公司擁有兩位總裁,截至1998年6月,兩位總裁從來沒有同時出訪過一個國家。1998年,在聯合利華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第十二個年頭的時候,“本土化”問題不可避免地被提到了聯合利華決策者的議事日程上。在當時的條件下,實現“本土化”的核心問題在於政府支持。
一場針對中國高層的政府公關計劃正式啟動。
1998年6月,聯合利華兩位總裁同時訪問中國,並會見了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上海市市長徐匡迪,與他們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以獲得必要支持;同時宴請有關政府主管部門代表,進行必要溝通;宴請在華單位代表,維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組織係列新聞宣傳活動,宣傳聯合利華在華成就,形成有利於聯合利華的社會輿論;參加聯合利華支持中國公益事業的捐助儀式,獲得社會讚譽和認同感。
這是一場非常成功的政府公關活動。聯合利華與中國政府的公關活動,為其品牌在中國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為品牌隱藏資源的爆發與提升奠定了基礎。
方法指導
企業要想與政府公眾保持良好的關係,做好政府公關,就需要不斷與政府公眾聯係和溝通。企業與政府公眾進行聯係溝通的主要方法有如下幾種:
(1)遊說。遊說是一種通過私人訪問形式,與政府公眾進行聯係溝通的方法。由於政府官員人數有限,所以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的方法既簡單迅速,又靈活經濟。因此,這也是企業與政府公眾聯係、溝通時最常用的手段。遊說的主要目的在於影響行政決策和立法,使之能充分考慮企業的利益與處境,在體現國家利益的同時,又能照顧到企業的利益,創造有利於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政策、法律環境,避免政府的政策和法規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威脅。
(2)對話與討論。通過正式或非正式的聚餐、圓桌會議等形式,與政府官員就雙方感興趣的生產、經營、稅收、法律、政策、政府管理等問題進行對話,廣泛交換意見,討論有爭議的問題,增進雙方的相互了解。這一方麵,有利於企業正確理解和協助政府推行各項政策與管理;另一方麵,有利於政府了解企業的意見,以進一步調整政策,完善管理。
(3)邀請與訪問。由企業管理人員或行業協會負責人訪問政府或立法機構,這是一種主動了解政府機構運作、與政府公眾保持聯係、向政府機構反映情況、爭取支持的常用方法;而邀請政府公眾訪問企業,則是使政府官員能親身了解、感受到政府的管理及各項政策法規對企業所產生的影響,親眼看到企業的經營業務情況及對社會的貢獻,體會到企業重要性的有效方法。
(4)媒介傳播。利用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各種大眾傳播媒介,間接地把企業的經營狀況、發展目標和計劃、存在的問題報道給政府公眾。在利用大眾傳播工具開展工作時,要特別注意分析政府公眾在與媒介接觸上的行為特點,做到有的放矢,這樣才能收到實效。
(5)影響社區輿論。利用各種大眾傳播媒介影響社區公眾對企業的評價,呼籲他們支持或反對某項未決定的政策。通過形成有利的社區輿論間接影響政府對企業的態度和評價。
(6)爭取利益共同體的合作。爭取具有相同利益的企業、社團及員工、股東、社區公眾的支持與合作,號召他們通過正當渠道和程序向政府官員表達企業的看法,遊說政府公眾。
(7)民意調查。針對具體問題對特定組織或目標公眾進行民意測驗或調查,將結果提供給政府官員,作為政府決策的依據。
紙上營銷題
請談談你在政府公關上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營銷百科
征詢性公共關係策略
征詢性公共關係策略是指聽取、搜集、整理公眾對企業的產品、政策等方麵的意見和態度的公共關係活動,常采用的方式是信息采集、輿論調查和民意測驗等。采用這種策略的目的在於讓企業了解民情民意和市場發展趨勢,使企業能適應市場的需要,順應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