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劃分工作時區。將一天的時間分成幾塊來處理某些固定的事情,以免被其他事情所擾。比如,在特定的時間段閱讀和回複e-mail,在特定的時間段處理文件、答複客戶的要求、打重要的電話等等。這樣的安排,可以幫助你更快地完成工作。
(3)能夠很快地找到你要的東西。有關機構對美國200家大公司職員作了調查發現,公司職員每年都要把六周時間,浪費在尋找亂放的東西上麵。這意味著他們每年要損失10%的時間。對此有一條最好的原則:不用的東西扔掉,不扔掉的東西分門別類保管好。
(4)工作最好一次完成,不可時斷時續。研究發現,造成職員浪費時間最多的是時斷時續的工作方式。重新工作時需要花時間調整大腦活動及注意力,才能在停頓的地方接下去做。
(5)事前有準備。偶發延誤是最浪費時間的情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的唯一辦法是預先安排工作。事前有準備,利用好偶發的延誤,就能把本來會失去的時間化為有用的時間。
(6)不要拖拖拉拉。有些人花許多時間思考要做的事,找借口推遲行動,又為沒有完成任務而悔恨。在這段時間裏,其實他本來能完成任務,而且應轉入下一個工作了。
(7)有策略地安排開會的時間。如果是由你主持召開會議,將開會時間安排在上午11:00比較合適,告訴每一位與會人員,會議將在中午12:00結束,這樣就不太可能拖延。人們在肚子餓時,會比較迅速地切入正題。
(8)改進工作方法。簡單事情處理改進的餘地不大,但一些複雜事物的處理,多動動腦子,往往可以找到減少處理時間的辦法。
(9)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實際工作中,你會發現有很多沒有工作任務的小時間片段,時間長了,這些小的時間片段累計起來很可觀。因此你要學會利用時間片段,做一些有用的事情。這樣,在相同的時間內,可能你所做的事情就會比別人多很多。
(10)注重勞逸結合。計劃不要排得滿滿的,一是要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二是要留有一些餘量,因為一項工作到底要多少時間你不一定能準確計算。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適當的休息反而有助於提高整個工作效率,減少工作中的差錯。 人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我們必須想方設法掌控好自己的工作時間。當你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將所有預定的工作全部做完而且井井有條,不再覺得有許多忙不完的事,不再覺得工作紛繁複雜,還需要經常加班加點,不再會遺忘了某些重要事情,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有效地掌控了自己的時間,成了時間的主人。善於管理自己時間的人,能夠更好地享受有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