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追求卓越 與人分享,互助互惠(1 / 1)

第八章追求卓越 與人分享,互助互惠

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麼,我們每人將各有兩種思想。

——蕭伯納(英國戲劇作家)

人的一生,要學會與人分享。把自己的東西主動拿給別人分享,這需要勇氣,體現的是仁愛和寬容。

分享是一種快樂。學會分享可以使我們學會關心他人,關心自己;欣賞他人,欣賞自己;有效地團結協作,交際磨合;注意權衡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和作用,處理好人際關係;及時地把自己的想法以適當的方式表達出來,走出封閉的自我,積極接納別人的看法,這樣才能與他人進行心靈的溝通。

生活在群體中,就必定要與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因此,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就顯得尤為重要。

倫敦伯克貝克學院的心理學研究員阿德裏安·派奇認為,已經接受了終身製工作文化的員工,不願意在工作中與他人分享知識,由此帶來的商機錯失、係統不全、培訓不足等問題,使得企業每年要損失數10億英鎊。

盡管許多團隊成員上崗時人際交往技巧已是不錯,但仍要確保每個成員都懂得團隊中互動的基本原則。組建團隊就是為了高產出,隻有每個成員積極參與、共同解決問題,才能保持上乘的生產率和產品質量。就發展團隊而言,增進交流和改進工作方法同樣重要,必須認真對待。

對於一個集體、一個公司,甚至一個國家,團隊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以特殊的團隊精神著稱的微軟公司,在做產品研發時,有超過3000名開發工程師和測試人員參與,寫出了5000萬行代碼。如果沒有高度統一的團隊精神,沒有全部參與者的默契與分工合作,研發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同事之間是一種工作夥伴關係,隻有互相幫助,才能把事情辦好,圓滿完成工作任務。你每天有很長的時間與同事一起度過,那麼讓大家更快樂一些不是更好嗎?工作中,很多人都懂得如果能夠使別人快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有許多人不希望別人幫助,也不喜歡別人幫助。工作中他們奉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世原則。這種思想不利於自身的職業發展。要知道,世上很多事看似沒有關係,其實都是互相關聯的。我們做工作時也千萬不要隻關注眼前自己的事而不管其他。缺乏互助精神的團隊成員更多關注的是“我自己”,而不是“我們”,他們雖然不以犧牲他人的利益來作為實現自己目標的代價,但對於團隊中的其他成員根本不關心。要知道工作中與自己“無關”的事不一定對自己沒有影響。有一則寓言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農夫和妻子剛買東西回來,正在房間裏打開一個包裹,被一隻老鼠透過牆上的一個洞看見了。老鼠剛要猜想這是什麼東西,結果發現是一個捕鼠器,不由得嚇呆了。他跑到的院子裏,大聲叫喊:“這所房子裏有一個捕鼠器!這所房子裏有一個捕鼠器!”

母雞聽到了,頭也不抬地說:“對不起,老鼠先生,捕鼠器是用來抓你的,和我沒關係,我才不用操心呢。”老鼠又找到豬,對他說:“這所房子裏有一個捕鼠器!”豬同情的回答說:“對不起,我也幫不了你什麼。”老鼠又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牛,牛說:“捕鼠器怎麼會威脅到我呢?”最後,老鼠萬般無奈,隻能沮喪地回到房裏獨自麵對捕鼠器。

當天晚上,捕鼠器發出了響聲,好像是抓住了什麼東西。農夫的妻子趕快過來查看,在黑暗中她沒看見是一條毒蛇被夾住了尾巴,結果被毒蛇咬了一口,農夫急忙把妻子送到醫院,看完病回到家後她發燒了。

人們常說新鮮的雞湯可以退燒,於是農夫拿著刀到院子裏殺雞煮湯。可喝完了雞湯妻子的病還是不見好轉,鄰居和朋友們紛紛前來幫忙,輪流照顧她。為了款待大家,農夫把豬殺了。農夫的妻子病情惡化綞不治,許多人來參加葬禮,這一次牛成了悼念後的盤中餐。

這篇寓言給我們的啟迪是:事情之間是有關聯性的,尤其是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範圍內,這種關聯性會更為緊密。團隊就是一個很穩定的範圍,在這個小圈子裏,成員之間利益相關,而並非靜態、孤立的個體,互相幫助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