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互惠互利: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2 / 3)

要想成功地與老板、同事或者客戶交流,獲得對方的好感、認同與信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換位思考,搞清楚別人是怎麼想的。比如老板可以站在員工的角度想一下,除了加薪,員工們最希望放鬆一下緊張的神經,那麼公司不妨定期組織一些娛樂活動以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員工們則要設身處地地為老板著想,他一個人擔負公司的命運,壓力也很大,偶爾發發脾氣也是情理之中的。都能夠善解人意,就不會有那麼多麻煩了。與人相處最忌諱的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否則,就在無形中阻隔了你與周圍人之間的和睦。

美國汽車大王福特說:“如果成功有任何秘訣的話,就是要了解對方的觀點,並且從他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是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百分之九十的時間裏,忽視了其中的道理。”無獨有偶,在沃爾瑪的員工培訓項目當中,有一項內容就是讓員工充分體驗顧客的感受,通過這種體驗,員工們就很容易發現自己平常可能忽略的一些問題,從而使服務更人性化。看來成功之道大抵是相似的,當我們的修養到了遇事先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就能夠真正遊刃有餘了。

贏得為你兩肋插刀的朋友

人的一生可以貧窮,但不能孤獨;可以沒有財富,但不能沒有知己。人生路上,我們難免遭遇幾番風雨,除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等親人可以相信和依賴外,還需要有能夠交付性命的朋友相助。有時,肯兩肋插刀的朋友會比親人更加可靠,更加勇於付出。這樣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對你可以毫無保留地支持,卻不求任何回報。

人們往往受表象所迷惑,分不清真假朋友:有的人喜歡圍在你身邊,說一些奉承恭維的話,讓你心裏舒坦,但這樣的人在你危難時刻未必靠得住;有的人在你請客吃飯、唱卡拉OK時常常出現,等你真有事找他們了,卻連影兒都不見;相反,那些平時愛直言頂撞你,時常拿逆耳忠言刺激你的朋友,卻是急難之時敢挺身而出、仗義執言的真朋友。酒肉朋友千萬,不如真心知己一二。

管仲年輕的時候,家裏很窮,又要奉養母親。鮑叔牙知道了,就找他一起經商做生意。鮑叔牙知道管仲沒有錢,於是自己出了幾乎所有的本錢。可是,當賺了錢以後,管仲拿的比鮑叔牙還多,而鮑叔牙對此並不在意。

後來齊國內亂,鮑叔牙輔佐的小白比管仲輔佐的糾早回到齊國,當上了齊國的國王,於是鮑叔牙向桓公推薦管仲。管仲被任用當了齊國的宰相後,齊國大治,齊桓公稱霸諸國。這些成績全靠管仲的謀略。

後來管仲感慨地說:“我當初貧窮時,曾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分錢財,自己多拿,鮑叔牙不認為我貪財,他知道我貧窮又要奉養母親。我曾經替鮑叔牙辦事,結果使他處境更難了,鮑叔牙不認為我愚蠢,他知道時運有利有不利。我曾經三次做官,三次被國君辭退,鮑叔牙不認為我沒有才能,他知道我沒有遇到好機會。我曾經三次作戰,三次逃跑,鮑叔牙不認為我膽怯,他知道我家裏有老母親。公子糾失敗了,召忽為之而死,我卻被囚受辱,鮑叔牙不認為我不懂得羞恥,他知道我不以小節為羞,而是以功名沒有顯露於天下為恥。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啊!”

管鮑二人可以說是患難中見真情。真情需要經受各種考驗,經得住考驗,你就贏得了朋友的心。與朋友交往,要寬容對方的缺點。鮑叔牙多分給管仲金錢,不計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重孝道甚於名譽,還向齊桓公推薦管仲做宰相。又如藺相如多次麵對廉頗的為難,處處謙讓。他說:“吾所以如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訊後心生愧疚,登門負荊請罪,兩人遂成刎頸之交。由此看,寬容大度才能贏得真朋友。

對兩肋插刀的朋友不一定需要錦上添花,但一定要能夠雪中送炭。不到萬不得已時,朋友一般是不會向你要求什麼的,而隻要朋友開口求助,就說明非你不能幫他了。這時,如果你見死不救隻會寒了朋友的心,失去一個真朋友。

對待知心的朋友要真誠。朋友應是以心相交的,當你發現對方身上存在缺點時,可以毫不保留地直接指出來,無須有任何顧忌。朋友可能一時無法接受,但他會慢慢想明白你是真心為他好的,從而越來越重視與你的交情。相反,如果你有所保留隻能失去朋友的信任。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一生中能覓得一兩個肯為你兩肋插刀的朋友,就再沒有遺憾了。漫漫人生路,孤獨時有朋友同行,困難時有朋友聲援,驕傲時有朋友忠告,失敗時有朋友激勵,遠行時有朋友惦念,都是令人無比溫暖的事。財富不是一輩子的朋友,朋友卻是一輩子的財富,用你的寬容、奉獻和真誠去贏得更多的朋友吧。

與倔脾氣的人合作的方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脾氣秉性,在工作中,你難免遇到倔脾氣的人。無論在同事還是客戶中,這類人都讓人頭疼不已,因為他們難以合作。

倔脾氣的人逆反心理比較強,不管你的意見是否正確,他們一概拒絕接受。你的態度越激烈,他們的反抗越猛烈。無論你怎麼說怎麼做,他們都給你來個刀槍不入,讓你氣得幹瞪眼、拿他們沒轍。你膽敢跟他們爭執,倒黴的一定是你。對於如何跟這樣的同事相處,大家都感到無可奈何,有的忍氣吞聲,有的針鋒相對,每天上班就像拔河較勁。

小陳和小宋都被一個大公司聘用,兩人年齡相同,性格差異比較大:小陳性格強硬,小宋的脾氣則比較溫和。

兩人都被分到公司的人力資源部工作。她們的部門經理本來就是個倔脾氣的人,再加上她倆是新人,經理就常分派額外的工作給這兩個新人來做。小陳認為這樣很不公平,於是常以自己手中的事情多為借口拒絕部門經理的工作攤派。經理看到一個剛來的新人居然敢和自己對著幹,倔脾氣就上來了,於是在工作量上不斷給小陳加碼,並且經常找機會訓斥小陳的工作幹得“很糟糕”。然而小陳根本不吃這一套,她認為,我又沒有犯什麼錯誤,你憑什麼這樣對待我?我堅決不屈服,有第一次肯定還有第二次,我絕對不怕,大不了重新找份工作。結果,兩個人整天針鋒相對,互不相讓。部門經理時刻盯著小陳的工作,專門找碴,小陳邊工作還得邊想辦法對付部門經理的“挑釁”,感到壓力非常大,心情特別煩躁。

小宋的態度和小陳很不一樣。她很少抱怨,加班也不言不語的。她在心裏安慰自己:誰讓他是領導呢,領導布置工作也是為了鍛煉我的業務能力。小宋總是盡力地幹好工作,對於部門經理的批評,無論有理還是無理,小宋總是虛心接受。見小宋態度這麼端正,部門經理後來就很少批評小宋了。

三個月的試用期很快過去,小宋順利地被公司正式聘用;而小陳因為被經理評價為“工作能力不行”而遭遇淘汰。

工作中,最鬱悶的事情莫過於跟那些倔脾氣的同事或上司打交道了,可出於工作或利益的需要,不與他們合作又不行。因此,我們要想一些方法來“搞定”他們的倔脾氣。

溝通是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萬能法寶。通過開誠布公的交談、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實在不行就誘之以利,引導對方和你攜手達成你們共同的目標。如果溝通不成,就劃清職責範圍,盡快把工作完成,這樣對大家都好,切不可因小失大。

讓倔脾氣的人接受你的意見的確很困難。你不妨在試圖勸說一個脾氣倔強的人之前,露出點無關緊要的把柄,給對方創造一個教訓你的機會,然後你再無條件承認對方所說的一切,使對方的戒備心理鬆懈,你再提出你的建議。剛才的交鋒他們已經勝了一場,這一場就不會太和你計較了,這種時候,你的建議被接受的幾率就很大了。

如果上麵幾個方法都不能擺平他們的臭脾氣,那麼,不如尋求組織和領導的介入,通過領導的權力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動用領導和組織也許可以化解一時之痛,卻也有可能加深雙方的誤會,給下次的合作帶來隱患。謹記,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能使用此法!

在職場和生活中,應盡力避免與倔脾氣的同事特別是領導發生衝突,學會“寧彎不折”的職場智慧,你就會發現,因為減少了阻力,這種在職場上“彎腰”行走的姿勢其實比直挺挺的行走方式要舒服很多,速度也快了很多。

將別人團結在自己周圍

人們很早就懂得團結的重要性,正是由於人們能夠團結互助,才有了今天的社會。一個人的力量,實在太有限了,在社會中不過是滄海一粟,泰山一塵,無論幹什麼事情,要想成功,都得靠眾人幫襯。“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每個人都離不開集體、離不開組織,離不開朋友的幫助。因此,懂得團結的重要,是一種智慧。孤軍奮鬥,隻會讓好漢變成賴漢。

一盤散沙,盡管顆粒眾多,也還是不能發揮太大的作用;而如果和黏土等成分結合在一起形成水泥,就能蓋成高樓大廈。你是願意像散沙一樣碌碌無為還是像團結了沙、土的混凝土一樣做有用之才呢?相信大家都會選擇混凝土的。一個將軍再怎麼用兵如神,如果沒有人執行和落實,能取得戰役的勝利嗎?可見,哪怕是領袖,也得和部下團結好。有親和力的領導,能把人團結起來。我們要掌握這種團結他人的才能,使自己不斷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