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經營人脈:掌控周圍的人際關係
老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搞好人際關係,經營好人脈。不過,交朋友也是有技巧的,要選對人,要包容,要維護好關係,否則,就談不上是朋友了,沒有朋友的人肯定一事無成。
交對自己有幫助的朋友
人脈是一筆無形的財富,就像潛力股一樣,不知道哪天哪隻會成為黑馬。我們平時經營人脈無非是希望自己在關鍵時刻得到幫助,而能助我們一臂之力的人,常被稱為“貴人”。一生中能遇到幾個貴人朋友,就像火箭裝備了加速器一樣,可以加快我們成功的速度,讓自己的成功之路不再漫長。
我們應當有意識地、主動地結識一些對自己事業有幫助的人。假如你正處於事業的低穀或是瓶頸期,如果有幾個朋友在資金上支持你一把,或是在思路上點撥你一下、幫你拓展一下市場,都能讓你迅速走出困境。能多交幾個這樣的朋友,何樂而不為呢?
有人也許會鄙視這樣的交友觀,認為太勢利了。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君子之交淡如水”,誰要是在交往中以利用對方為第一目的,然後想方設法結交,就會被認為“太勢利”。
其實這種傳統觀念在現代已有些不合時宜了,多結識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朋友並不代表巴結權貴,隻要是有幫助的,無論貧賤的富貴的人,都在結交之列。如果你所結交的朋友一無是處,隻能接受你給他的幫助,或者朋友幫了你,你卻沒有能力幫助對方,不僅不公平,各自還會內疚。如此說來,朋友之間不應隻有單方麵的索取和奉獻,這樣的朋友關係不會持久。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彼此互求互助,隻有這樣,關係才會長久。
阿文不到18歲就輟學給人打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給組裝電腦的商家送配件,期間,他結識了其中一個叫阿祥的商家。幾年後,阿文稍微有了點積蓄,於是他想自己創業當老板。阿文拿出2萬元和別人開了一家小型工廠,專為這些商家供貨。但由於經驗不足,經營不善,工廠獲利微薄,合夥人決定退出。經過協商,阿文退還合夥人2萬元入股錢,從此該工廠歸他一人所有。此時,工廠已經欠債幾十萬元,但阿文並沒有被打垮,而是以積極的心態麵對困難。盡管如此,工廠卻一直業績平平,無法走出困境。直到一天,阿文遇到舊友阿祥。這時阿祥已經成為有名的電腦商正有意擴展業務,希望設廠進行生產。阿祥認為阿文年輕有朝氣,與他合作可以放心;而阿文正需要為自己廠子的產品擴大銷路,於是雙方簽下合作協議,正式成為合作夥伴。之後,在阿祥的支持下,阿文的工廠業績年年翻番,不僅還了債,還成為數一數二的大供應商。
阿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朋友阿祥的幫忙,試想,如果阿文沒有遇到阿祥,那麼,即使會成功,也不可能那麼快。越是成功人士,他們的奮鬥過程中,就越離不開朋友的幫助。正因有貴人相助,他們才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時期,縮短了創業時間,攀上了人生的巔峰。一個人生命中如果沒有朋友相助,道路就會變得艱辛。
大事不是一天成就的,羅馬也不是一天就能蓋起來的,功夫應該下在平時。平時就注意發現潛在的貴人、高人,當自己遇到困難時,才不至於孤立無援、手足無措。選友不能隻選一個類型的,就像不能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裏,各行業的都要結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健康的人在一起,你就會變得健康,因為他會告訴你保養身體的知識;和快樂的人在一起,就會成為快樂的人,因為他會告訴你如何擁有積極的心態。同樣,如果跟有本事的朋友在一起,久而久之你也就變得有本事了,也許就能從一隻不起眼的小麻雀變成令人矚目的金鳳凰。
單槍匹馬闖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少不了別人的幫助。每個人都有所長,也都有所短,與更多的人交往,才有助於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因此,多結識幾個有幫助的朋友,是人一生成功的關鍵。
感情投資,宜走長線
人際關係是需要不斷投資培養的,其中一種投資不需要金錢,需要的是感情。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情感貫穿在人們生活、工作之中。感情投資在所有投資中,花費最少,回報率最高。聰明人都十分注重感情投資,也許不是立竿見影,但如果相互信賴的人情關係建立起來,對事業發展將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感情投資有的時候比直接的金錢投資效益更好,也更長久。
《三國演義》中,長阪坡一戰,劉備被曹操打得丟盔棄甲、倉皇逃命,連老婆和兒子阿鬥也被敵人包圍。當趙子龍冒死救出阿鬥來到劉備麵前時,劉備卻將孩子丟在一旁大聲說道:“為這倒黴孩子,差點折損我一員大將!”趙雲忙從地下抱起阿鬥,泣拜曰:“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劉備這一做法姑且不論是否真心,但起碼讓趙雲感到,在劉備心目中,他的位置比阿鬥更重要,這令趙雲一生對劉備忠心耿耿,誓死追隨。和這樣的人做朋友,誰能不賣命呢?我們今天也可以學學劉備式的感情投資,這會給自己帶來無法估量的長線收益。
對於感情投資,不能抱著殺雞取卵的態度,而是應該放長線、釣大魚,不能隻做表麵文章,保持三分鍾熱度。大多數人情投資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結出果實,“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也是這個道理,畢竟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賴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平時應以“長線投資”代替“短線投資”。
小雯是一家商貿公司的業務員,她運用自己的感情投資,贏得了一大批回頭客。小雯有一個記錄本,裏麵記錄著客戶的個人信息、聯係方式和購貨的品種及數量等相關信息,每到一些新老客戶過生日的時候或是節日,小雯都會送上禮物。記錄本上有一個叫王方的客戶,端午節是他的生日。就在端午節當天上午,王方突然收到快遞公司送來的一盒蛋糕和一束鮮花,蛋糕上用奶油寫著“祝你生日快樂——小雯”的字樣。王方看了很感動,他做采購這麼多年,經手貨物幾百萬,送什麼禮的業務員都有,但從來沒有一位業務員對自己表示生日祝賀,還送蛋糕和鮮花,他心裏很感激。想到這裏,王方連忙撥通小雯的手機表示感謝。小雯笑著說,蛋糕和鮮花隻是代表一份心意,不論買賣如何,期望以後能成為好朋友。自此以後,王方就成為小雯最大的回頭客。王方說,他與小雯合作不僅僅是因為小雯送生日蛋糕和鮮花,更因為感受到了小雯為人的真誠和重感情,與這樣的業務員打交道,不是一般的買賣關係,而是在交心、交朋友!
十多年來,小雯的回頭客越來越多,收入也越來越高。
一提到感情投資,人們往往容易和行賄聯係在一起。雖然都是送禮,但二者本質是不一樣的。感情投資不求回報,完全是真情付出,這樣對人真誠,別人也會真心對你。雙方有感情了,事情也就好辦了,而投資的錢與自己長期、穩定的收入相比,隻是九牛之一毛,隻要從收益中提取出一小部分作為感情投資的資金就足夠了。
感情投資是一門學問。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說”認為,人都有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希望得到別人的尊敬和重視,這是比生理需要和物質需要更高級的需要。物質隻能給人以飽暖,精神才能給人以力量。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如果對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能夠以誠相待,發自內心重視他們,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家人看,從生活上關心和愛護他們,在工作上信任和支持他們,使他們的精神需要得到滿足,那麼對方就會回報更多,奉獻出無私的力量,雙方工作都會做得更好。如果僅在需要對方奉獻時才臨時抱佛腳,或者總是恨不得感情投入立刻見效,那就大錯特錯了,隻會適得其反。
記住新朋友的名字
名字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標誌。古今中外,不論高低貴賤,幾乎沒有一個人不希望自己的名字被人記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需要和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打交道。當我們認識一位新朋友、新同事時,由於不了解,如果沒有什麼讓你覺得過目不忘的特點,名字也比較大眾化,相信聊不了幾分鍾,我們就已記不得對方的名字了。
當認識不久的新朋友出現在你麵前時,你如果連對方姓甚名誰都給忘記了,那就非常尷尬了,甚至很有可能引起對方的不快,進而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反之,如果能一下子叫出對方的名字,則是尊重和重視的證明。這樣就會一下子拉近你與對方的距離,辦事的成功率就會很高。這是記住別人名字的好處。
英國女詩人布朗寧曾在她的文集中寫道:“美麗的花朵,需要的不是攀摘而是欣賞;沉默的木炭需要的不是珍藏而是燃燒;一個人的名字需要的不是忘卻而是記憶。”
文鵬住的小區附近有好幾個小雜貨店,經營商品都差不多,無非是一些零食、日用小商品,等等。在這些小店中,有一個生意格外紅火。文鵬偶然一次去這家店買牙膏,一推門就看到店主笑容滿麵地迎了出來。店主是位和藹的老奶奶,熱情地跟他說道:“我經常見你騎車子從我店門口過啊。”文鵬一下子感到不是來買東西,而是來見自己的親人似的。後來老店主問起了文鵬的名字,文鵬也爽快地告訴了她。
後來,文鵬搬到別的小區居住。幾年後,他到原來小區的一個朋友那裏做客,路過那位老店主的門口時,突然聽到有人喊他的名字,他驚奇地發現,原來是那位老店主在和他打招呼。文鵬趕緊跑上去和老店主握手,並激動地說:“都這麼多年了,您還能記住我的名字?太讓我感到意外了。”老人家微笑著說:“你如果留意的話也能記住別人的名字,這可以給大家帶來快樂。”這時文鵬忽然悟到為什麼這家小店的生意比別家好了,因為她比別人更多地記住了客人的名字。老人家雖然年齡很大了,但總是能熱情地叫出每一位來到小店買東西的顧客的名字,和他們聊天、拉家常,仿佛一家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