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征戰何曾休 9 公子有義援邯鄲(下)(1 / 3)

第三章 征戰何曾休 9 公子有義援邯鄲(下)

其實,信陵君接到平原君的書信後,立即向魏安釐王進諫,務必出兵支援,救同屬三晉 的趙國同胞於水火。魏王來不及多想,很快就派晉鄙率 10 萬大軍北上。? 但是,晉鄙率領的魏軍尚未出境,秦國的使者就來了。使者威脅魏安釐王:“邯鄲城破 指日可待,誰敢出兵救援,秦軍下一個就揍誰!”? 魏王一聽就傻了,這不是沒事找事嗎?此時,魏王突然想起了長平 40 萬被坑殺的軍民, 不由得一陣戰栗。考慮到自身的安全,魏王緊急下令給晉鄙,10 萬大軍在鄴邑駐守,靜觀 其變。其後,信陵君多次進諫,擔心遭到秦軍報複的魏王始終不敢輕越雷池一步。? 邯鄲的局勢越來越吃緊,就算不考慮趙國軍民,自己的姐姐總得救吧?沒有軍權,又不 能說服魏王,無計可施的信陵君隻剩下一條路:帶著自己的幾百門客奔赴邯鄲,誓與趙國共 存亡。? 作為“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往日禮賢下士,從不以貌取人、以權勢壓人,因此 人緣極好,深得門客的擁戴。養士千日,用士一時,值此危難時刻,門客們紛紛站出來,隨 時準備用生命報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 每一個人都很清楚,憑這幾百人與幾十萬秦軍抗衡,無異於飛蛾撲火。但是,除了極少 數貪生怕死之徒外,絕大部分門客都願意跟著信陵君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明知是死,也要挺身而出,這就是信義的力量!? 但是,有一個人不願意跟著去送死,讓信陵君吃了蒼蠅,因為他知道這個人深得自己的 賞識,絕非貪生怕死之徒。? 這個人叫侯嬴,年齡七十,職業說出來沒人相信——看守城門的老保安。就是這樣的身 份地位,貴為一國公子的信陵君偏偏慧眼識人,憑著直覺認定侯嬴絕非等閑之輩,奉他為上 賓。? 侯嬴平日裏不屈服於權貴,對信陵君也是故意冷漠無禮,盡管門客們都替主子感到不滿, 但信陵君毫不在意。有一次在大街上,侯嬴下車跟一個叫朱亥的殺豬匠言談甚歡,把信陵君 晾在一邊打醬油。侯嬴一邊跟朱亥扯閑篇,一邊瞟著車上等待的信陵君,見他淡然處之、毫 無怨色,方才心悅誠服,死心塌地跟著信陵君混。? 信陵君帶著門客去救邯鄲,從城門經過,原以為保安侯嬴會跳上車欣然前往,沒想到等 來的卻是一句“慢走不送”。——這可真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啊!世態炎涼,真是令人徹 骨心寒!? 信陵君一麵坐在車裏走著,心裏卻在犯嘀咕,按說侯嬴不會如此市儈,他的葫蘆裏到底 賣什麼藥呢?不解開這個謎,信陵君死也不甘心,於是又調轉車頭,找侯嬴問個究竟。? 侯嬴見信陵君又回來了,不由得笑逐顏開。實際上,他就是想讓信陵君心有不甘而返回, 聽自己的“錦囊妙計”。? 侯嬴告訴信陵君,現在事情還有轉機,並沒有到做無謂犧牲的地步。? 轉機在哪裏呢?——竊符!? 這個計謀,跟魏國用兵的規定有關。? 在魏國,主將率軍隊出征,會手握半個虎符。如果國君有新的命令,就派人帶著另半個 虎符到軍隊中下達給主將。主將隻要見虎符合成一塊,就必須無條件執行來人傳達的命令。? 這種規定雖然保證了國君對軍隊的絕對控製權,但是有一個天大的漏洞:隻認虎符不認 人。? 侯嬴的“錦囊妙計”就是要利用這個漏洞。他建議:從王宮中偷出另外半塊虎符,讓人 帶到鄴邑傳達“救趙”的命令,主將晉鄙必然會出師救援。? 127? ?

計謀很完美,但王宮畢竟不是菜市場,不是誰想去偷就能偷得到的。? 對於這個難題,侯嬴也有對策:讓魏王寵幸的如姬去偷!? 但緊接著就出現另一個難題:如姬憑什麼聽你的?——這應該不算個問題,關鍵得看如 姬想要什麼。芸芸眾生皆有欲,隻要價格公道,一切皆有可能。? 如姬不要錢,她有的是錢;如姬也不要寶,她有的是寶。她要的隻是一顆人頭,一顆父 親仇人的人頭。——這對於信陵君而言,就跟踩死一隻螞蟻一樣!? 人殺了,兵符到手了,信陵君終於看到了魏軍出師援趙的曙光!? 不過,信陵君悲觀的時候,侯嬴很樂觀。信陵君樂觀的時候,侯嬴卻認為他是盲目樂觀。? 侯嬴問:“誰說兵符到手,晉鄙就能乖乖聽話?”? 信陵君納悶了:“這不是你說的嗎?”? 侯嬴若有所思,捋著胡子說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信陵君傻眼了:“那咱們偷兵符有個屁用?”? 侯嬴笑了笑,說道:“結果如何,得看派誰去送!如果讓那個殺豬的朱亥去,晉鄙服從 則已,要是膽敢違抗,朱亥一刀就能把他給剁了!”? ——就這麼定了!? 朱亥帶著兵符到了鄴邑,晉鄙果然心存疑惑:整整 10 萬大軍,差不多是魏國的全部家 當,就派一個無名小卒單槍匹馬來送信,到底是魏王白癡,還是有人把我當白癡?? 晉鄙還在猶豫,朱亥從長袖中掏出一把四十斤的鐵錐,一錐就把晉鄙給做了。主將被殺 豬匠幹掉了,信陵君手握兵符,掌握了軍隊。講仁義的信陵君知道此次出兵並非出自王命, 而且麵對強秦九死一生,特別製定了三條原則:其一,父子同在軍中者,父歸;其二,兄弟 同在軍中者,兄歸;其三,獨子無兄弟者,歸養。? 這樣一來,10 萬大軍就變成了 8 萬大軍,信陵君就帶著這 8 萬勇士北上,救邯鄲軍民 於水火。? 公元前 258 年 12 月的一天,邯鄲城大雪紛飛,硝煙不斷,苦苦堅持了一年多的邯鄲軍 民身著單衣,頂著凜冽的寒風,依然在城牆上奮戰。? 突然,在遠處泛起的塵埃中,“楚”字旗、“魏”字旗若隱若現,城牆上的軍民顧不得寒 冷,不由得歡呼雀躍起來。? 春申君率領的楚國援軍來了!信陵君率領的魏國援軍也來了!邯鄲有救了!趙國有救了!? 魏、楚援軍主力在邯鄲四周與秦軍短兵相接,很快就進入白熱化。平原君在邯鄲城內招 募了 3000 勇士,喊殺著衝出城外,與秦軍攪成一團。麵對裏外夾擊,招架不住的秦軍在留 下成千上萬的士兵屍體後,從邯鄲城外潰退。? 信陵君、春申君率領援軍主力,以邯鄲外圍為核心,與平原君、廉頗率領的趙國殘軍一 道,迅速追擊四處潰散的秦軍,並派出小股部隊不斷襲擾秦軍的後勤補給線,使秦軍的給養 一度中斷。? 在趙、魏、楚三國的聯合攻擊下,圍困邯鄲一年有餘的秦軍損失慘重,主將王齕率殘部 翻越太行山區,逃回汾城。範雎舉薦的鄭安平被三國聯軍重重包圍,率兩萬餘秦軍向聯軍繳 械投降。? 三國聯軍乘勝追擊,穿越太行山脈,與前來助戰的韓國軍隊會合,一舉收複河東地區。 秦軍一敗塗地,被迫退守到黃河、函穀關以西。? 邯鄲保衛戰,以趙、楚、魏、韓四國的完全勝利、秦國的徹底失敗而告終!經此一戰, 秦軍損失 30 餘萬軍士,河東、上黨地區盡失,給頭腦發熱的秦昭王潑了一盆寒徹心扉的冷 水!? 邯鄲保衛戰,是“合縱抗秦”的第一次大勝利,堅定了中原諸國抵禦秦國入侵的決心, 極大地延緩了秦國統一中原的步伐!? 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