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數學要學好,預習少不了 把握三個階段,增強預習效果(1 / 1)

第1章 數學要學好,預習少不了 把握三個階段,增強預習效果

在平常的數學預習過程中,我們通常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先把今天老師所要講解的內容通讀一遍,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個記號,上課時針對這些疑點提出問題,直到自己完全弄明白、弄通為止。還要讀下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解決一些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例如,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預習來熟悉所要學習的公式、定理,學會公式的推導等。

在預習的時候,大家還要學會複習、鞏固與新課有關係的那些已經學過的知識。因為數學和別的學科不同,大家最好能夠找出新舊知識點之間的關係及運用的一般規律,這樣就可以把數學學活了,也更容易做題,同時還培養了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

同學們要在預習時將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識點全部羅列出來,並注明不能理解的原因,這是預習中至關重要的一步。這樣上課時就能集中聽老師的講解,發現自己為什麼在預習的時候沒有想到,有利於以後改正。

第二階段:研究所要學習這一節內容後麵的思考題或者練習題,自己先試著做一遍,遇到不會做的題也不要灰心,在上課的時候將自己做的答案與老師講解的正確答案對照,不懂的地方弄懂。

預習時,對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要進行實際運用,這就要求我們去做一些數學練習題,在做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發現問題,這樣我們的精力自然就會集中到新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上。聽課時,目標就會明確、注意力就會集中、思維就會主動。再經過老師的講解、指點與啟發,對知識的領會便會進入更高的境界。

第三階段:現在書店裏麵有很多的參考書,也有專門為預習而編製的,同學們可以去購買這樣的參考書。在自己預習完了所要學習的知識後,通過做一下參考書中的數學練習題,來檢測自己的預習效果,這樣也能找出在預習中哪些知識點還存在疑問,上課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地學習。

如果同學們能做到這一步,不僅預習的興趣會迅速增加,而且預習的功夫也會漸漸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其實預習的具體方法很多。在預習過程中,要把新的知識點及重點、難點做上各種記號。這些記號要簡單統一,隻要自己能看懂就行,這樣能使各知識點一目了然。在一些重要部分還可寫上自己的理解。凡在預習時想到與之有關的東西都可以寫下來,因為第一次理解的印象是深刻的。

當然,如果時間允許,同學們也可以做預習筆記,將新的知識點裏麵的重點、難點,以及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整理出來,這樣就可以進一步鞏固預習的效果,也可以養成做課堂筆記的好習慣。

有一位同學在總結自己學習方法時說:“有了預習這一環節做保障,課堂上我感到很輕鬆,思維活躍,不再局限於老師講的或課本上的思路。我力求找出問題,想出自己的方法。”

其實這就是預習所要達到的目標,預習不僅利於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還有利於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知識拓展☆ 圓周率即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它一般以π來表示,是一個在數學及物理學上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它定義為圓形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它也等於圓形的麵積與半徑平方的比,它是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麵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的關鍵值。

【數學拾趣】 有個人錢被偷了,警察找到4個嫌疑人。1說他沒有偷錢。2說1在說謊。3說2在說謊。4說2偷了錢。在4個嫌疑人中隻有1人在說真話,請你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