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數學要學精,課堂認真聽 明確三項聽課要求(1 / 1)

第2章 數學要學精,課堂認真聽 明確三項聽課要求

現在很多學生由於睡得晚,早晨不願意起床,感到又困又乏。但是為了不遲到,勉強起床,急急忙忙趕到學校,往往又擠掉了早飯的時間,因而上午四節課是在餓著肚子的情況下進行的,也是在困乏的狀態下度過的,而困乏直接反映出腦細胞的學習機能狀態很差,饑餓又使這種狀態進一步惡化。

學生們為了能夠遵守課堂紀律,自己又要不斷地與困乏和饑餓作“鬥爭”,在學習時嚴重分心,很難做到跟著老師的啟發思考問題,使學習效果很差。

嚴重的時候,還會在上課的時候打瞌睡,自動退出課堂學習,使聽課的連續性遭到“破壞”,以致一天的課堂學習毫無所獲,隻得課後重新補課,這又使晚上的睡眠時間更加難以保證,形成惡性循環。

很多學生不明白,為什麼當自己過了一個假期,開學第一周的學習反而是特別累的。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放假了,對自己放鬆了要求,放假第一天就睡得很晚,第二天早晨又想著反正不上課,結果起得也很晚,從此就開始了晚睡晚起的假期生活。開學了,一下子從晚睡晚起調整到早睡早起,使實際睡眠時間得不到保證,結果第一周感到很累。經過一周左右的調整,又恢複了早睡早起的正常學習習慣,才使學習生活重新走上了正軌。

總之,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前,一定要在心理上、知識上、身體上、物質上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樣在課堂學習的時候,才能夠提高學習效率,不至於白白浪費時間。

提高課堂效率除了認真做好課堂前的準備工作和專心上好每一節課外,以下的幾項聽課要求也同樣會影響到同學們的聽課質量,同學們隻有明確了這四項聽課要求,才能掌握數學學習的主動權。

第一,抓住數學課的特點。

同學們學習的科目比較多,數學科目也有它自己的特點,同學們隻有掌握了數學課的特點,才能更好地進行聽課。數學課是基礎學科,所以學校、家長、老師、同學們都很重視,在數學課的教學中,老師往往會進行板書與演示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這樣就要求同學們要特別注意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這樣更有利於我們掌握所學習的知識。

第二,理清聽課的思路。

數學課本本身有其編寫的思路,老師講課也有老師講課的思路,所以我們聽課也一定要有自己的聽課思路。在通常的情況下,我們的聽課思路一般是緊緊跟隨著老師思路走的,這樣才能讓我們更好地去理解知識。

其實在數學課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的老師都是采用先從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或者是一些分類與比較的方法,對這樣一個老師教學的一般思維過程,同學們一定要掌握。

第三,當堂理解新知識。

這裏所說的“理解”,就是指同學們對老師所講的內容要進行思考,這個過程也就是同學們獨立進行腦力勞動的過程。孔子曾經說過:“學而不思則罔。”他的這句話就強調了學習過程中思考的重要性,如果我們不進行思考,我們也就不會理解所學的知識。

同學們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如果上數學課之前,老師告訴大家要對這節課的內容進行測試,並且要把這個成績記入到平時成績中,那麼我們肯定都會全神貫注地聽課。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大家明白,這節課所學習的知識,必須這節課就理解了,不然考試題不會做,所以大家上課都認真地聽課、仔細地記筆記。如果同學們能夠每節課都這麼嚴格地來要求自己,那麼我們的聽課效率一定會很高。

☆知識拓展☆ 圓規是誰發明的?圓規的發明時代現在還不明確。從商代的一些青銅器來看,早在商代中期人們就已經能熟練地應用圓規。也有傳說認為是魯班提出使用圓規,但此傳說是否屬實,現在還無從考證。

【數學拾趣】 一天傍晚,一家鞋店來了一位顧客。他拿出10元錢買一雙布鞋。該鞋7元一雙,需要找給顧客3元。因為沒有零錢,鞋店老板拿著這張10元錢到隔壁小店換零錢,之後,老板找給顧客3元,顧客拿著錢和鞋走了。第二天,隔壁小店來人說錢是假的,老板隻好拿出10元錢,歎口氣說:今天的損失太大了。請你幫他算一算,他一共損失了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