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數學要學精,課堂認真聽 數學課堂學習誤區(1 / 1)

第2章 數學要學精,課堂認真聽 數學課堂學習誤區

如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的理念之一。很多成功人土的學習經驗證明,探究意識是創新思維和創新行為發生的前提。所以,同學們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進行積極的思考,各抒己見,從而喜歡上數學課。

在我們認真分析之後會發現,同學們在數學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誤區一:課堂學習過程中不質疑。

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有的同學對自己的“質疑”不夠重視,認為不懂就算了;有的同學因為害怕老師而不及時去解決質疑,對問題避重就輕。這樣會導致同學們在課堂上產生的疑問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嚴重打擊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其實質疑就意味著學習,質疑就代表著探究。質疑,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是培養大家自主學習意識和良好思維習慣的重要途徑。

但是,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質疑”卻頗受冷落。

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知識背景有限,提出的問題可能很沒有水平,缺乏一定的難度。他們擔心自己的疑問沒有意義,害怕自己在課堂上給他人添亂。

有的學生懼怕老師,擔心自己提出的問題會被老師或者同學嘲笑。

有的學生擔心自己在課堂上提問會耽誤老師的教學時間。

其實,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而老師隻是帶領大家量進行知識探究的人。隻要同學們能夠轉變觀念,就能夠合理掌握提問的時機,既解決自己心中的疑惑,又不會影響老師的正常教學。

誤區二:過分相信參考書。

有的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夠信任老師。這種情況特別容易出現在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身上。他們遇到問題就會去查參考資料,而對於老師所提出的一些簡便方法產生質疑。這樣等於讓自己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脫離正常的課堂學習環境。長此下去,這些學生容易鑽牛角尖,也很難在數學學習上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

誤區三:課堂學習過程中沒有條理性。

課堂學習無條理的情況有兩種:第一種是由於老師上課無條理造成的;第二種是因為學生上課時注意力不夠集中而造成的。

根據這兩種不同的情況,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應對方案。

上課無條理,比較容易出現在一些年輕的、教學經驗少的老師身上。當同學們遇到這種老師的時候,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千萬不能夠因為老師教得不好,就不認真學習了,那樣會得不償失。對於這樣的老師,我們應該做到課前預習,課堂上認真聽講、仔細記錄。這樣,即使老師講的內容條理性不強,隻要課前預習,課上仔細記筆記,課後認真整理,一樣可以達到較好的課堂學習效果。

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隻是某些同學的問題,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讓自己注意力集中,其中最好的辦法就是記筆記,讓自己忙碌起來。

總之,數學學習的核心是課堂學習,我們一定要走出課堂學習的誤區,牢牢抓住45分鍾的課堂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知識拓展☆ 有一天,齊王要田忌和他賽馬,規定每個人從自己的上、中、下三等馬中各選一匹來賽;

當時,齊王的每一等次的馬比田忌同樣等次的馬都要強,因而,如果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馬與齊王的上等馬比,用自己的中等馬與齊王的中等馬比,用自己的下等馬與齊王的下等馬比,則田忌要輸三次。但是結果,田忌沒有輸,反而贏了一千兩黃金。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賽馬之前,田忌的謀士孫臏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馬去與齊王的上等馬比,用自己的上等馬與齊王的中等馬比,用自己的中等馬與齊王的下等馬比。田忌的下等馬當然會輸,但是上等馬和中等馬都贏了。所以田忌贏得黃金一千兩。

【數學拾趣】 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時,總少不了砝碼。用1克、2克、4克、8克等規格的方法設置砝碼,一般人都能想到,但這種方法需要的砝碼數量太多,實際完全可以用得少一些。請你重新設計一個方案,隻用四個砝碼就能用天平稱量一至四十克的全部整數克的物體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