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數學要學好,習題處理好 兩招改正做題馬虎的毛病
同學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都犯過馬虎的毛病。這道題明明是自己會做的,可是就因為自己的馬虎,導致計算錯誤而失去分數,其實這種情況是最不劃算的。
造成同學們做題馬虎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同學一看到簡單的題目,或者自己做過的題目,就開始掉以輕心了,於是不假思索的就開始答題,這樣往往就容易犯馬虎的毛病;還有就是因為同學心裏緊張,在答題的過程中總是想著數學考試的分數,所以就容易分心,導致很多本來自己會做的題目,也做錯了。
曾經有一位10歲孩子的母親在解決孩子做題粗心大意方麵很有心得。這位母親的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於是她經過和孩子仔細分析他每次做錯題的原因,之後得出一致的結論:不是題不會做,而是每次都沒有仔細審題,把題目看錯。所以,母親發現,容易看錯題目就是孩子的“粗心點”。
於是,母親便告訴孩子:“你粗心的原因是每次到審題的時候,你的思維就滑過去了。怎麼辦呢?以後你每次再做這樣的題時,先停一下,閉上眼睛數三個數,然後再睜開眼睛往下寫,這樣就不容易錯了。因為你這樣就不會讓思維滑過去,而是有意識地給它設了一個障礙。這就好像是警察叔叔在交通事故多發地段設置提示牌一樣。”
結果,孩子就用媽媽教他的方法去做,效果果真很明顯,每次做作業時,因為粗心出現的錯誤少了很多。
那同學們如何才能避免在今後的做題中不再犯馬虎的毛病呢?
第一,其實說起來就是兩個字“認真”。
同學們經常會聽見“把練習當考試去做,把考試當練習去做”這句話。其實這句話中不僅僅告訴我們在考試的時候要保持一個平常的心態,更重要的是告訴同學們要養成認真做題的態度。認真做題的態度在平時做作業的時候就要開始慢慢地培養。其實馬虎最怕的就是認真,同學們要認真審題。在做題過程中,解答每一道題都要先審題。我們審題的目的就是要弄清題意,在審題的時候一定不能粗枝大葉,也不要過於著急,特別是遇到以前做過的題目,還有數學的計算題、應用題,這樣的題目審題不可求快,要安心的仔細推敲題意。
第二,學會自己檢查自己。
學會自己檢查自己的錯誤,是提高學習的關鍵。同學們在自檢的過程中,就能夠發現學習中的一些問題和漏洞,並且還能分析出錯誤的類型,找出自己為什麼會做錯,這樣就可以讓大家有針對性的進行補救和克服。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其實大家不妨找一個筆記本來專門記自己做錯的題,自己一有空的時候就可以多看看筆記本,甚至可以把以前做錯的題目再多做幾次,同學們會發現自己的錯誤會越來越少。這樣一來同學們不僅掌握了解題的方法和考慮解題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也養成了記錄筆記的好習慣。
☆知識拓展☆ 英國數學家奧特雷德於1631年在其著作《數學之鑰》中首次以“×”表示兩數相乘,即現代的乘號,後來一直很流行,沿用至今。萊布尼茨在1698年7月29日給伯努利的一封信內提出以圓點“·”表示乘,以防“×”號與字母X相混淆。後來以“·”表示乘法的用法也相當流行,現今歐洲大陸的德、法等國是以“·”作乘號。其他國家則以“×” 作乘號,“·”為小數點。
【數學拾趣】 將25個紅球和25個白球混合後再分成數量相等的兩堆,左邊一堆裏的紅球與右邊一堆裏的白球哪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