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數學要學透,複習妙招湊 數學複習四策略(1 / 1)

第5章 數學要學透,複習妙招湊 數學複習四策略

牢記數學知識的最好辦法就是複習鞏固。複習的方法和策略很多,在這裏,向同學們介紹一些最基本的複習方法與策略。

第一,嚐試回憶。

所謂嚐試回憶就是把課堂學習的內容再回憶一遍。嚐試回憶可以讓大家更好的來證明自己的預習和課堂聽課的效果。在剛開始回憶的時候,大家最好不要看數學書或者筆記,等到自己實在想不出來的時候再去看書或者看筆記本。同學們經常地對所學知識進行回憶,還能夠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也可以訓練自己的記憶能力。

第二,認真看書。

在複習的過程中,同學們完成了回憶知識點這一步以後,可以開始認真的讀書。當然這個時候讀書與預習和課堂上麵的讀書是完全不一樣的,同學們要做到讀書與思考相結合,就是說在讀書的時候也要進行思考,對數學的基本公式、定理一定不能馬虎,要全麵地進行複習。還要找出所學過知識中的重點,對於這些重點部分要經常記憶和反複理解。

最後同學們還可以去看一些參考書,看參考書當然是在複習好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且在看參考書的時候也不能離開課本,要相互結合著看。同學們對於課本中的一些重點知識,比如數學的公式、定理,必須做到精讀、熟悉,再到理解,這樣在運用的時候才能如魚得水,做數學題的時候才會得心應手。

第三,整理筆記。

在複習過程中一定要把課堂上麵的筆記整理一遍,同學們主要是整理預習、課堂學習和複習這三大環節中的筆記,並且通過自己一定的加工和整理,讓這份筆記成為一份很好的複習資料。其實整理筆記的過程就是深化知識的過程,所以同學們整理筆記一定要做到索引清楚、中心突出、內容精煉,最好在筆記中還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就可以使這份整理後的筆記成為自己階段性複習和重要考試前複習的得力助手了。

第四,學會拓展。

同學們複習數學知識不要僅僅限於課本上麵的內容,而應該在複習舊知識的同時,不斷地去進行探索和擴展。所謂“溫故而知新”講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同學們想在複習中能有所突破,就要學會提出問題,我們對於所學習的知識不僅僅要懂得“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要明白“為什麼”。所以,同學們也隻有把複習內容進行了拓展,把理論聯係到了實踐,才能真正達到複習的效果。

例如在2006年中考試卷的最後一題的第一問:“(1)試說明在運動過程中,原點O始終在⊙G上;”這一題隻要運用點在圓上的基本知識即可說明:“(1)連接OG,∵∠AOB是直角,GA=GB∴,……1分;又G為圓心,AB為⊙G的直徑,∴點O在⊙G上。……3分。”

又比如2006年中考試卷的倒數第二題:研究實際問題中函數的最值問題。

在解答的時候,計算量是比較大的,有些同學隻因為計算錯誤會做而沒有拿到分,這是非常可惜的。我們平時應該掌握一些解題技巧,特別是在考前複習的時候,最好不要用計算器,應該加強簡便運算技巧方麵的訓練。

☆知識拓展☆ 在中國,《周髀算經》記載了勾股定理的一個特例。這個特例相傳是商代商高發現的,故又稱為商高定理。三國時代的趙爽對《周髀算經》內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詳細注釋,還進行了證明。在這本書中,直角三角形中較短的直角邊叫做勾,較長的直角邊叫做股,斜邊叫做弦。

【數學拾趣】 A、B、C、D四個孩子在操場上賽跑,一共賽了四次。其中A比B快的有三次,B比C快的有三次,C比D快的也是三次。可能大家會想到D一定是最慢的。可事實上,在這四次中,D也比A快三次。這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