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數學要學透,複習妙招湊 課後複習八要訣(1 / 1)

第5章 數學要學透,複習妙招湊 課後複習八要訣

課後複習是學習知識的重要環節,可以幫助同學們把學過的知識點牢牢的記住,可是我們怎麼樣才能把握好這一個環節的複習呢?隻要同學們按照下麵的“十要”來進行複習工作,相信一定能夠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第一,要先理解,再複習。

俗話說理解是記憶的前提和基礎,要複習好功課,就一定先把所學的知識消化掉。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在上課的時候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專心致誌的聽講,隻有把課聽懂了,才能提高我們學習的效率。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們要多動腦筋,多思考,遇到不懂的問題一定要及時的問老師,把不懂的問題當天解決,決不拖到第二天。

第二,複習要及時。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學到新的知識2天後,我們就隻記住了28%,再過6天就成為了25%。這些數據表明,我們剛學過的知識,往往是最容易忘記的,所以同學們,對於學過的知識一定要趁熱打鐵,抓緊時間及時的複習、鞏固,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讓所學的知識牢記在心。

第三,要進行反複複習。

上麵說過,剛學過的知識很容易遺忘,所以同學們複習的次數越多,間隔的時間越短,對於所複習的知識也就記憶的更牢固。同學們隻有經常去看那些知識點,才能在大腦中流下深刻的印象,到了一定時候,知識點也就自然而然的深刻印在腦中了,即使不複習也不會忘記了。

第四,嚐試著回憶複習。

同學們在開始複習的時候,可以先嚐試著回憶,自己獨立地把老師上課講過的內容回顧一遍,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今天的聽課效果,也提高了記憶力。然後可以翻看課本,把那些回憶不起來的知識點對照課本找出來。看完參考書後,同學們要進行的一項工作就是整理筆記,整理筆記的時候要把課堂上沒有及時記下的筆記補清楚,再把記錄過程中不準確的地方改正過來,這樣就保證了筆記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第五,複習時要多動手。

複習的時候不單單是對知識點的記憶,要多動筆,多進行練習。隻有多進行練習,我們才能提高複習效率,才能增強我們的記憶力。

第六,要在特定時間複習特定內容。

比如早晨和晚上的時候你覺得自己記憶力強,可以專門複習所學的公式和定理,而你覺得下午自己演算和抽象思維比較強,你可以安排複習一些練習題。這樣時間一長,我們就養成了習慣,複習的效果就會更加顯著。

第七,要適時進行係統複習。

同學們在複習了一個星期、一個月以後,就要進行一次係統的複習,一定要把之前所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一下梳理,我們隻有把知識條理化,才能讓知識清晰地印在我們的大腦裏,哪怕是一本數學書的知識點,我們也不怕。

第八,要堅持每天複習。

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能因為今天有事情,就放棄今天的複習計劃,這樣不僅不利於複習計劃的實施,而且起不到複習的作用,根本無法鞏固已學過的知識。

☆知識拓展☆ 我國古代的數學家祖衝之,從圓內接正六邊形入手,讓邊數成倍增加,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麵積去逼近圓麵積。古希臘的數學家,從圓內接正多邊形和外切正多邊形同時入手,不斷增加它們的邊數,從裏外兩個方麵去逼近圓麵積。古印度的數學家,采用類似切西瓜的辦法,把圓切成許多小瓣,再把這些小瓣對接成一個長方形,用長方形的麵積去代替圓麵積。

【數學拾趣】 在波平如鏡的湖麵,高出半尺的地方長著一朵紅蓮。它孤零零地直立在那裏,突然被風吹到一邊水麵上。有一位漁人親眼看見,它現在離開原地點兩尺之遠。請你來解決一個問題,湖水在這裏有多少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