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優化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成績 創設情境置身其中想問題
當我們在學習圓的相關知識時,可以用電腦動畫進行演示。一個人坐在一輛車輪是正方形的車子上顛簸著,並且問問自己,這個人舒服嗎?為什麼?這樣我們就可以憑借生活經驗提出車輪應做成圓形的。
接著再用動畫演示:一個人坐在一輛車輪是圓形但是車軸不在圓心的車子上顛簸,接著想想:車輪已經改成了圓形,為什麼這個人還是感覺不舒服呢?這樣我們就可以依據所學的知識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車不上下顛簸,必須使車軸至車輪的距離處處相等,因此車軸必須裝在圓心處。
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可以讓我們更容易的掌握所學知識點,也會讓我們對學習新知識產生強烈的欲望。
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積極地去思考問題,而如何才能最有效的去思考問題呢?就是把自己置身到問題當中去思考。隻有當問題出現並且需要同學們去解決的時候,同學們的思維能力才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鍛煉。
把自己置身其中的具體方法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善於發現問題。
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善於發現問題是很重要的。發現問題的過程實際就是自己動腦子想問題的過程,如果不想,怎麼可能會發現問題呢?具體一點的說,就是同學們在預習、上課、複習、寫作業的時候都要進行思考,特別是做數學題,一定要多思考,敢於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我們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鍛煉,將來才有可能有所發展。
同學們在提出問題以後,不能隻等著老師去解決,自己也要去進一步思考概念之間、定理之間、公式與公式有什麼聯係和不同,這樣我們才算完整的進行了思考。
總之,隻有經過自己的思考發現問題,經過自己的思考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第二種:敢於提問。
如果同學們經過自己的思考,發現了問題,但是解決不了這一問題該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同學們就應該積極主動地去請教別人,比如老師、同學、家人等等。可是在實際學習中,有的同學明明有不懂的問題,但是他就是不去問別人,這都是由於自己的虛榮心在作怪。他怕問了問題老師和同學看不起自己,在他心中覺得隻有不提問的學生才是好學生。
其實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我們經過一定的思考,提出的問題肯定是帶有一定深度的,在請教別人的時候,別人不會看不起你,反而會佩服你的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所以,同學們要敢於提問,敢於暴露自己的問題,這樣我們才能不斷的進步,才能成為學習上真正的強者。
第三種:老師的提問要認真對待。
在數學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為了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往往會在課上引出一些非常有趣味的問題。有的時候會從以前的知識中引出新的知識點,有的也會從實驗中引出來,還有的會從生活中的小事例中引出來。同學們麵對老師的這些問題,不能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消極地聽老師講解和同學回答,而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和討論。
由於這些題目一般都是在上課中提出來的,所以同學們要認真思考後說出自己的答案,因為即使自己的答案不正確,也沒有關係,老師會馬上進行講解,同學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反饋,對於提高同學們的數學思維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知識拓展☆ 自然數是人們認識的所有數中最基本的一類,為了使數的係統有嚴密的邏輯基礎,19世紀的數學家建立了自然數的兩種等價的理論——自然數的序數理論和基數理論,這兩個理論使自然數的概念、運算和有關性質得到嚴格的論述。
【數學拾趣】 激戰的雙方正在廝殺,英勇的普裏特加華急忙抓起利箭一把,一心要擊敗敵酋卡爾馬。他的箭一半用於自衛,箭數的平方根的四倍射殺了戰馬。有六箭射中了趕馬車的斯哈利阿,三根箭射穿了敵人的旗幟,最後一箭正好射中卡爾馬。試問普裏特加華開始抓了幾支利箭於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