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優化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成績 六種方法教你在質疑中學會創造(1 / 1)

第6章 優化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成績 六種方法教你在質疑中學會創造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可見,“問”是思維的開端,也是創新的基礎。下麵我們就談一談,在數學的學習中,同學們如何培養自己的質疑能力。

第一,克服自己的膽怯心理。

同學們由於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往往不敢問、不愛問、不會問,或問得壓抑、猶豫、缺乏自信。其實同學們完全可以克服質疑問難的心理障礙,增強其勇氣和自信心,逐步形成敢於質疑的習慣。

比如在課前準備時,同學們可以暗示自己:“別的同學可以去和老師交朋友,問老師問題,我自己為什麼不行?”

第二,要善於發現問題。

同學們在聽課的過程中,一定要專心,通過自己的思考來發現問題,並且要積極地參加問題的討論,這樣就有利於我們發現問題,有了問題,我們才會有問題能問。

第三,要認真地思考問題。

“問”,源於思。它是同學們主動學習的重要環節。一個問題的提出往往需要時間和空間,我們隻有認真地去動腦思考了,才能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同學們遇到了問題一定不要著急,要經過思考,再提出問題,這樣我們才能慢慢地學會質疑。

第四,結合自己,培養自身獨立質疑能力。

由於大家思維方式、學習風格的差異,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與不解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敢於大膽質疑,逐步形成多思善問的習慣,以此培養自己獨立質疑的能力。

第五,同學之間經常交流。

對小學生來說,大家可能還存在著語言表述的障礙。所以我們想要提出問題的時候,如果覺得自己表述不清楚,可以和別的同學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提倡大家合作提出問題,這樣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學習,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同學們共同質疑和與人合作的能力,這正是合作學習的魅力所在!

第六,自己要學會反省,培養自我質疑能力。

同學們學習的過程是個體在充分交流與共享中生成、修改的“再創造”的過程。它必須經過反複思考、深入研究、不斷調整才能完成。這就需要同學們有較好的反思意識和能力。因此,反思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學習品格,更是創造性學習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常地進行反思,能夠培養自我質疑、內省能力。

比如:在鞏固練習結束後,我們可以以自問方式作為結尾。想一想:“我今天學習了什麼?”“懂得了什麼?”“還有什麼沒有弄懂?”“學習了什麼方法?”“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這樣,同學們經過自我質疑,不僅讓學習的新知識得到梳理和升華,而且培養了自我質疑的能力。長期堅持下去,就能促進我們質疑能力的發展,逐步養成多思善問的習慣。

☆知識拓展☆ 在古代,我國許多事物,都被人們有意地用上了“八”。

風景點,要湊成八景。比如羊城八景,太原八景,桂林八景,滬上八景,蕪湖八景等。這些八景的共同特點,絕大多數是雨、雪、霞、煙、風、荷、鍾、月這八景。

搞建築,離不開“八”字。比如,亭子要修成八角形的,塔要修成八邊形的,井口要砌成八角形的。

人才的聚分,要用上“八”。比如,神話中有八仙過海,唐代詩人中有酒中八仙,散文作家有唐、宋八大家,畫家有揚州八怪,清朝的軍隊編製分為八旗,其後人稱為“八旗子弟”。

許多成語,也都含有“八”。比如八麵玲瓏、八麵威風、八九不離十、四通八達、七長八短、七手八腳、七零八亂、橫七豎八、七嘴八舌等等。其他方麵,“八”字也被廣泛應用,諸如諸葛亮的八陣圖,拳術中的八卦掌,高級菜肴中的八珍,調料中的八味,中國書法的八體,方位中的八方,節氣中的八節……

【數學拾趣】 在一次數學競賽中,甲、乙、丙、丁、戊5位同學得了前5名。他們想知道每個同學的具體名次,於是一起去問老師。老師說:“別急,你們先猜猜看。但每人隻能猜2個人的名次。”5位同學猜的結果是:

甲說:“乙第三,丙第五。”

乙說:“丁第二,戊第四。”

丙說:“甲第一,戊第四。”

丁說:“丙第一,乙第二。”

戊說:“丁第二,甲第三。”

同學們猜完後,老師笑著說:“你們答題的能力很強,猜題的能力卻不行。你們每個人隻猜對了一半。”老師說完後,同學們稍加分析就知道了結果。你現在知道結果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