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知識火花要點燃 學習就是主動發展自己(1 / 2)

第一章 知識火花要點燃 學習就是主動發展自己

學習的目的就是在於讓自己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通過學習,自己的知識麵和經驗就會大幅度地增加,我們的聰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我們的精神才能得到高度的升華,這些都會讓自己更有成就感,更愛學習,更渴望得到知識。

這種目的的方式有很多,同學們可以自己看書,也可以去拜訪一些專業的老師。可是,當把自己的目光投向高遠的時候,不要忘記了要先仔細地看看自己的周圍。這時你就會發現,老師對於大家來說作用是巨大的,是促進大家不斷進步的巨大推動力。對於中小學生來說,在與老師的交往中來學習、主動地發展自己是最直接、最簡捷、也是最有效果的一種方式,而這些則又往往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

在法拉第年輕的時候,他在一家店鋪裏麵當學徒,當時他對物理非常感興趣,可是自己卻很難有機會得到老師的當麵指導。有一天,法拉第偶然得到了4張票,可以去聽物理教授戴維的講課。當他走進教室後,他就開始全神貫注地聽講,認真仔細地記錄筆記,直到這四天的課程結束。

在這四天的時間裏,法拉第記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實驗過程,也記下了戴維教授做實驗用的所有儀器。法拉第自己還在課下做了很多的補充記錄,最後整整記錄了四個大筆記本。可以說,法拉第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戴維的講課中,同時,他記筆記的良好習慣也表現出了他獨特的思考和嚴謹的作風。

也正是這些筆記讓戴維對法拉第有了深刻的印象,他破例讓法拉第作為自己的實驗員,於是,法拉第也就有機會邁入科學的殿堂,並最終成為了一位有名的物理學家。

從法拉第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課堂學習的重要性,我們一定要正確地對待課堂學習。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很多是學習的方法,這些都會大大地促進我們學習的興趣,讓我們受益終生。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學習就是充分地發展自己,讓自己對知識產生興趣,對學習產生興趣,而課堂學習就為同學們提供了最有利的條件。我們應該充分珍惜課堂學習的條件,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

其實學習是不能靠別人去督促的,而是要靠主動的心態和強烈的求知欲。很多人都在學習的時候不是被家長督促,就是被老師督促,這樣不僅不會感到學習的快樂,反而會造成逆反心理,不聽家長的勸告和要求,不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在這種情況下,學習通常是在被迫的狀態下完成的,這樣我們怎麼會感到學習的快樂呢?

如果我們能做到不論是做作業,還是複習功課,就連課前的預習也都能自發地做好,這樣不但能培養我們對知識的渴求度,還能保持一種輕鬆愉快的心情來學習。

【開心一刻】 9歲的小名因為丟了錢,站在路邊哭泣。這時,有個人走過來問他:“小朋友,你怎麼啦?”小名說:“我丟了一元錢。”這個人說:“嗨,別哭了,叔叔給你一元錢。”小名破涕為笑,可接過錢後,又哭了起來。這個人說:“你怎麼還哭啊?”小名看著錢答道:“剛才不丟就好了,那樣我就有兩元錢了。”

○邊看邊學○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年)是英國家、化學家。1791年9月22日生於倫敦。父親是鐵匠,母親識字不多,法拉第從小生長在貧苦的家庭中,不可能受到較多的教育。9歲時,父親去世了,法拉第不得不去文具店當學徒。

1805年到書店當圖書裝訂工,這使法拉第有機會接觸到各類書籍。每當他接觸到有趣的書籍時就貪婪地讀起來,尤其是百科全書和有關電的書本,簡直使他著迷。

學會兩個秘訣,增強學習興趣

朋友,你一定會知道興趣的巨大魅力,那就不難理解達爾文一生中許多時間甘願在荒島、密林中采集生物標本;興趣,可以使舍勒去嚐氫氰酸;可以使羅蒙諾索夫以白幹40天活的代價換一本《算術》書;興趣,可以使列文虎克為發明顯微鏡而從早到晚磨玻璃片,足足磨了10年……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講得好:“對一切來說,隻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

學習要有成效,就需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動力,有了這個動力,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會有克服困難一往無前的精神。難怪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這樣說:“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生物學家達爾文就是一個有力的明證,他在自傳中曾這樣說:“就我在學校時期的性格來說,其中對我後來發生影響的,就是我有了強烈而多樣的興趣,沉溺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深入了解任何複雜的問題和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