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外界幹擾需消除 不可自亂其心
對於大多數的同學來說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因為同學們也知道,自己踏踏實實學習了這麼長的時間,如果在考試的時候因為作弊的原因,自己的考試成績被記了零分,那是很不值得的。
但是在現實的考試過程中,總是有一些人存在著僥幸作弊的心理。大部分人在考試前都是在進行積極的複習,可是有的人卻在做著另外一種準備:打小抄、考前“紋身”、約定暗號相互提示,直至裏應外合,從傳統到現代,作弊手段無奇不有。
這些人的意誌往往比較薄弱,而且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夠的信心,既渴望能夠取得好的成績,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但是又不願為此付出汗水和努力,或者是對自己的能力心存疑慮,不相信自己能靠自己的大腦能取得好成績。
其實,擔心、疑慮這種心態是很正常的,但我們可千萬不要在這種擔心之下做出傻事。且不說考場紀律的嚴格,一旦敗露被抓,將雞飛蛋打,斷送前程。而且現代的考試作弊方式繁多,有的人甚至應用了現代電信手段,整個作弊計劃費時又費力,與其花費大量精力時間去作這些準備,不如將這份聰明和精力用於努力複習,以免做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傻事,就算你僥幸得逞,其負麵效應也遠遠大於你的僥幸所得。
隻要你動了作弊的念頭,你的自信將從根本上摧毀,你的心態也隨之一落千丈。因為你在考試的時候光想著作弊,心情就會緊張、思緒混亂,對自己解答原本會做的題也會產生幹擾,影響考試成績。因為作弊使你充其量表麵上可能增加5分、10分,但因自信的喪失你丟掉的可能會是20分、30分,甚至更多。
許多作弊的人可能不知道,你費盡心機偷看來的答案往往是錯的。作弊的人心裏有鬼,常常忐忑不安,提心吊膽,反而會產生一種想遠離這一事物的心理傾向。如“近鄉情更怯”的心理狀態,遊子背井離鄉幾十年,思鄉成疾,但當他離家鄉越來越近的時候,反倒擔心起來,擔心家鄉變化,擔心兒時的夥伴是否會相識不相認等等。
其實這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人的生理、心理機製都會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但一旦出現這種現象,就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多去想想事物能帶來的積極影響,想想考試成功後帶來的成就感和喜悅。同時,合理安排生活節奏,不要過分緊張,必要時可進行“阿Q”式的自我安慰,以防止消極情緒擴大化。
如果你是監考老師,你會發現,想要作弊的同學的行為實在難看、形象實在不美。那心懷鬼胎、像老鼠一樣偷偷摸摸的不光彩樣子,顯得非常可笑、可憐和可悲。
如果你能看到這一形象,如果你還有一點起碼的自尊的話,你也會對這種形象嗤之以鼻的。考試作弊對自己的人格將產生難以磨滅的影響,即使僥幸作弊成功,在人格上卻是一個永存的汙點,也是一種人生的失敗。希望我們在複習備考時就放棄僥幸作弊的心理。
【開心一刻】
丈夫去打獵了,但是兩手空空地回來了,為了不被妻子責罵,他從商店裏買回了一隻野兔。妻子將信將疑地問道:“這隻兔子的腿上的15.6是什麼意思?”
“哦,這個啊,這個……是我打到這隻兔子的時間。”
○邊看邊學○ 阿Q:魯迅小說《阿Q正傳》的主人公,是“精神勝利者”的典型,受了屈辱,不敢正視,反而用自我安慰的方法,說自己是“勝利者”。
1922年,葉永矱把《小小十年》小說稿送請魯迅修改。一天,他問魯迅:“阿Q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取外國名字?”魯迅說:“阿Q是光頭,腦後留著一條小辮子,這Q字不就是他的形象嗎?”
魯迅自己所說的阿Q取名原因就是這樣,但是事實是否如此,多年來都一直是文學史家們研究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