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零壓力社交的關鍵在於“說” 挑戰自我——克服社交恐懼症
克服社交恐懼,對我們做事有潛移默化的功效。那些接受挑戰的人,會發現口才一天天好起來,戰勝了當眾說話的恐懼會使自己感覺像脫胎換骨一般,人生因而更豐富、更圓滿。
不就是有某個人笑過你嗎?這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笑你;不就是因為某句話,別人才笑你的嗎?這就是說,並不是你說的所有的話別人都會笑。可笑的隻是那句話,別人說了那句話,你也會笑的。自然,你必須明白,為什麼那句話可笑,如果笑你的人喜歡取笑別人,那麼,多半錯不在你自己,隻要避免在這種人麵前說話就可以了。隻要打開了自己心中的死結,那麼別人的態度和看法還有什麼值得憂慮的呢?
挑戰自我,怎樣克服恐懼
消除緊張、恐懼心理的方法多種多樣。下麵,介紹幾種通過巧妙調整情緒來緩解緊張和恐懼心理的有效辦法。
1.越掩飾,越緊張
緊張不安時,不妨笑著承認:我好緊張啊!
即使心中很緊張,也絕不掩飾,公開地袒露心中的壓力狀態,這樣倒可以一點點釋放緊張的心情。
2.為緊張說好話
假如緊張心情出現,也可以試著這樣自我安慰:“唉,剛好又開始緊張了。假如一個人對於在眾人麵前亮相已經完全習以為常,沒什麼感覺與反應,那就完了!可惜,今天還是會緊張,心跳個不停,真是……。”這樣,不就巧妙地緩和了自己緊張的情緒嗎?
隻要那種緊張情緒一衝淡,就可以大膽開口說話了。
3.正確看待你說話的對象
關於克服當眾怕羞的心理,卡耐基先生最有經驗,而在他的眾多經驗中,最基本的經驗就是:你要假設聽眾都欠你的錢,正要求你多寬限幾天,你是神氣的債主,根本不用怕他們。
正確看待你的聽眾,不僅可以克服不安的情緒,而且有助於建立勇氣和自信,因為當眾說話可以控製自己的恐懼。
4.放鬆心靈
許多舞台經驗相當豐富的戲劇演員,他們在開幕前仍然會激動緊張。其實越有經驗的人,他們的觀察力也越強,對於環境及人事也越敏感,因此,他們的緊張是一種對於環境的恐懼和對自身信心不足的表現。
當遇到同樣的情況時,首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清楚自己是講話者,形象對聽眾的影響至關重要,千萬別把自己逼入自己製造的模子當中,讓自己看起來呆頭呆腦的。一旦你能在人群中隨遇而安,就不可能再退縮。不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人群,都能與平時一樣自如表達自己的意見。
5.鼓足勇氣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教授曾說:“我們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的歡樂,那麼,通往歡樂最佳的方法,就是快快樂樂地站起來說話,表現得好像歡樂就在那裏。假如這樣的舉動不能讓你覺得快樂,那就別無良方了。因此,要讓感覺勇敢起來,表現得好像真的很勇敢,運用一切意誌達成那個目標,勇氣就很可能會取代恐懼感。”
詹姆斯的勸告對我們非常有用。為了培養勇氣,當我們麵對觀眾時,不妨就表現得好像真有勇氣一般,這樣,就很有可能消除緊張。
事實上,在開始說話前,深呼吸30秒,這樣增加的氧氣供應可以提神,並能增強信心。
6.避免與人相比
假如對自己要求太高就可能有口難言。希望別人聽了自己的每句話都佩服得五體投地;希望自己一開口,別人就洗耳恭聽。你看見許多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因而佩服他們、羨慕他們,希望自己也能和他們一樣。可是當事實並非如此時,你失望了、鬱悶了,因此,你變成了一個不大出聲的人。如果是這樣,那倒並不難克服。
對自己要求高一點是應該的,或者說是值得鼓勵的,不過,同時也要清楚口才和其他才能一樣,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其實,那些口才好的人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水準,是因為他們一直堅持不斷地練習,逐步提高的。
7.不要害怕犯錯誤
在講話過程中還應盡量避免令自己不安的反麵刺激,比如,總是設想自己會犯語法錯誤,或總擔心自己會突然停頓下來,講不下去了。這些反麵刺激,很可能會動搖你的信心。因此,在開口時,最重要的是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或集中精力聽別人怎麼說,避免不必要的登台恐懼。
克服這種恐懼,對我們做其他事也有潛移默化的功效。那些接受挑戰的人,會發現口才一天天好起來,戰勝了當眾說話的恐懼會使自己感覺像脫胎換骨一般,人生因而更豐富、更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