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抓好大事,做好決策 布裏丹效應:猶豫不決是決策的大忌(2 / 2)

有一天,王光英看到手下一名工作人員呈上的一份詳細報告,該報告稱:智利一家倒閉的銅礦急於還債,需要處理一批二手車。這批汽車是倒閉之前,礦主為了加大工程進度,采購的名牌車,有德國“奔馳”、美國“道奇”,總數為1500輛。

王光英馬上精準地認為,機會來了!他火速派人與礦山老板取得了聯係,表示了買車的意願。與此同時,還立即派遣由光大實業公司的專家與工作人員組成的團隊去進行交涉。臨行前,王董事長又告訴他們,要有勇氣,要相信我們的判斷力,不要事事請示,隻要你們認為車好價格好,立即拍板成交。他詼諧地引用了中國的古語:“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這位礦主雖說已破產,可他對即將出手的1500輛車的保護實在令人感動。這些卡車載重7噸到30噸不等,礦主專門包租了一個體育場,將這些車整整齊齊地擺放在這裏,而且他讓工人將所有的車都細心地塗抹了防鏽油。專家組人員看到這些車時,不禁齊聲讚歎。經過仔細的檢驗,各項指標均令人滿意。

礦主還債心切,對這批來自中國的采購專家非常熱情,並告訴專家,這些車停在體育場,還雇了警衛人員,怕有人盜車。在緊張地討價還價之後,礦主與光大實業公司專家組達成了以原價三七折的價格成交的協議。在王光英董事長成功運籌下,1500輛新車為國家淨賺2500萬美元。

就在專家組與礦主達成協議,1500輛車屬於光大實業公司後,一位美國企業家也到達了智利,她表示希望能將這批車轉賣給她,並願為此支付300萬美元的報酬,但她確實晚了。因為這時王光英董事長已向專家組下達了另一項命令:馬上將車監運回國,分別抵達上海港、青島港、天津港。這令那位與智利同處西半球的美國企業家痛惜不已,隻能眼巴巴地望著這批嶄新的二手車由巨輪運往中國。王光英的這次的果敢決策,為國家淨賺了2500萬美元。試想,如果他麵對信息猶豫不決,瞻前顧後,那批車肯定就被那位美國企業家捷足先登了,2500萬美元也會進了別人腰包。

因此,對於領導者而言,做出決策的時機極為重要。決策正確,但機會錯過了,會使決策效果大打折扣。領導者千萬要記得“當機立斷、剛毅果決”這八字訣。優柔寡斷是決策的致命傷。縱觀世界成功的企業名流,哪一位不是雷厲風行、果敢決斷的角色。

知而思之:

領導者要想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避免布裏丹效應,就必須果斷地抓住時機,確定新的進行方向,集中所有資源不遺餘力地向新方向進發,這是一位優秀決策者應有的前瞻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