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提高口才藝術,增強語言感染力 善於運用辯論藝術(2 / 2)

“我要把你從科學院開除!”伯爵簡直怒不可遏。

“請原諒,任你怎麼說,也無法把科學從我身上開除出去!”羅蒙諾索夫神情坦然地說。

在這場激烈的辯論中,羅蒙諾索夫始終保持學者風度,貴族老爺“金剛怒目”,他卻鎮靜自若,貴族老爺破口大罵,他卻風趣機敏,兩者形成鮮明對比,有力反襯出伯爵的粗暴和無知。

領導者擁有的權威常常使一些人的“麵子”變得非常沉重,以至於別人必須要服從自己的觀點才行,一旦對方不服從,就會氣急敗壞,這是做人的失敗。作為領導者,在辯論之前一定要保證自己的觀點是科學合理的,並且能夠用最清晰準確的語言向對方傳遞自己的思想,一旦認為自己的觀點是錯誤的,就要勇於承認錯誤,停止辯論,因為繼續辯論下去,會更丟麵子。

四、辯論語言要明確。

如果領導者由於有需要維護的利益、闡明的觀點、堅持的基本立場等,必須要進行一場辯論,那麼在說話中不僅要據理、據實、據情達到自圓其說,而且要駁斥對方講話內容的偏頗、錯誤之處,詰難對方。這就要求領導者在說理的基礎上,語言措辭不得含糊不清、轉彎抹角、模棱兩可,尤其是原則問題上更需要如此,因為這是非黑即白的問題,如果你不能堅持你的立場,那麼同樣會影響你的威信。

辯論不同於討論,討論是針對一個模糊的問題,大家各抒己見,最後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而辯論,是針對自己已經成形的觀點,與一個矛盾的觀點進行尖峰對決,最後隻取其中之一。因此,在辯論中,語言一定要明確,你可以與對方針鋒相對,措辭激烈,不使用立場、態度不鮮明的語言作為論據,在語言交鋒中獲勝。

要使辯論語言立場鮮明,一般應做到:

多用已知道理、事實、數字說話。俗話說:事實勝於雄辯;不用或少用概括性、抽象性、模棱兩可的詞語;要在目的明確、準備充分、策略得當的情況下,有意識地使用少量模糊語言。但是要注意,模糊語的使用隻是一種辯論技巧。技巧的運用是為鮮明地表達己方立場服務的。

五、使用一定的技巧進行論辯。

辯論的技巧有很多,這裏隻介紹幾種,僅供領導參考。

1.借力打力。

武俠小說中有一招,名叫“借力打力”,是說內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對方攻擊之力反擊對方。這種方法也可以運用到論辯中來。就是用對方的觀點來攻擊對方,讓其自相矛盾,從而取得辯論的勝利。

2.移花接木。

所謂移花接木,就是剔除對方論據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換上於對自己有利的觀點或材料。移花接木往往可以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但卻是一種難度較大、對抗性很高、說服力極強的論辯技巧。領導者要想學會這一招法,就需要不斷豐富學識,鍛煉思維敏捷性,能夠在辯論中立刻發現對方的漏洞,並能夠把自己的觀點巧妙地套進去,讓對方為自己說話。

3.釜底抽薪。

刁鑽的選擇性提問,是辯論中慣用的進攻招式之一。通常,這種提問是有預謀的,它能置人於“二難”境地,無論對方作哪種選擇都於己不利。對付這種提問的一個具體技法是,從對方的選擇性提問中,抽出一個預設選項進行強有力的反詰,從根本上挫敗對方的銳氣,這種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4.順水推舟。

表麵上認同對方觀點,順應對方的邏輯進行推導,並在推導中根據自己的需要,設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礙,使對方觀點在所增設的條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與對方觀點截然相反的結論,同時還證實了自己的觀點。

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李代桃僵、緩兵之計、引蛇出洞……,領導者需要多讀書、多學習,從曆史上成功的辯論中吸取經驗,提高自己的辯論能力。

當然,對於領導者最重要的不是方法技巧,也不是語言,而是辯論的時機,如果你不明白什麼時候應當爭辯、什麼時候應當保持沉默,不了解如何運用權力、如何避免濫用權力,便不可能獲取勝利。要贏得勝局,你得理解誠信的力量和傾聽的重要。

每天思考一分鍾:

語言是論辯的物質手段,論辯是語言的直接交鋒。語言的交鋒能直觀反映領導者的智慧和能力,妙語連珠、口吐蓮花最能彰顯領導者的魅力。當然,除了語言,內心的修養也極為重要,在不需要語言的時候,領導要能夠學會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