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提高口才藝術,增強語言感染力 讓演講更具感染力
演講是人類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具體來說,是指演講者在特定的時境中,借助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的藝術手段,麵對廣大聽眾發表意見、抒發情感,從而達到感召聽眾的一種現實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領導者,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麵向下屬或其他聽眾發表講話,所以,熟練掌握並運用這門藝術,對於領導者提高整體素質,做好領導工作,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領導演講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明了我為了什麼而登台。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無論登什麼台,紮實的準備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領導在登台之前,並沒有這樣的準備,特別是有演講稿的領導更是如此,其實,這是一種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任何領導,麵對任何一場演講,都先要問自己幾個問題:我為了什麼而登台?我麵對的聽眾是哪些人?他們有什麼需求?我該如何在自己的目的與他們的需求中找到平衡?隻有先想清楚了這些問題,之後的演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
二、引人入勝的開場白。
演講都很講究開頭,好的開頭是演講成功的關鍵。領導者在做演講時,開頭可以多運用一些修辭手法,使開頭變得更加精彩,引人入勝。
一位老領導在演講開始時首先向聽眾提了一個問題:“人從哪裏老起?”聽眾們紛紛作答,有的說人從腦子老起,有的說人從腳老起,有的說人從臉老起,一時間爭論不休,會場氣氛變得十分活躍。
等大家討論了兩分鍾後,這位領導才大聲說道:“我看有的人從屁股老起。”全場哄堂大笑,但又滿腹狐疑。這位領導繼而解釋道:“某些幹部不深入實際,整天泡在會海裏,坐而論道,紙上談兵,那屁股可就受罪了,又要負擔上身的重壓,又要與板凳摩擦,是全身最疲累的部分,如此一來,豈不是屁股先老麼?”
這種開場白非常新穎獨特,其發問的形式能夠立刻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參與到其中來,接著又給出一個出乎聽眾意料之外的自答,發人深省,從而有效地控製了聽眾的思想和情緒。
三、演講內容也要新穎、獨特,同時,還要達到以下幾點要求:
1.通俗易懂,深入淺出。
無論多高深的問題,讓人聽懂是演講的基本原則。而領導者的演講大多數是針對下屬,如果你在講話時單純求奇、求新而賣弄辭藻,用一些艱澀的語彙和專業術語,可能會讓一些人肅然起敬,但是更多的人可能會疏遠與你的距離,這樣的演講無疑會降低一個領導的親和力。因此,演講內容一定要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表情達意。這樣才能讓聽眾迅速而又準確地接受和理解,才能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2.簡潔而極富鼓動力。
陳勝大澤鄉起義時對他的“徒屬”發表的演說非常簡短:“且壯士不死即已,死而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話雖不多,信息量極大,鼓動性極強。將“徒屬”稱為“壯士”,使其精神境界升華,最後一句畫龍點睛,表示了對“王侯將相”的蔑視,一反傳統理論,與此同時,提升了自信度。這句斬釘截鐵、富有哲理、富於啟發的提問,產生了極大的感染力和激發力,讓徒屬們震動不已,當即“敬受命”,於是揭竿起義,達到了陳勝當眾演說動員起義的目的。
領導者的演講常常被用以動員下屬、鼓舞士氣、激勵鬥誌。這樣的演講必須要做到簡潔而富有感染力,不簡潔則讓人生厭,所謂一鼓作氣,一氣嗬成,若拉長線的話,會削弱語言的鼓動性和感召力。
任何
容力個是對,參與到其中來,而其的團隊都存在一個“士氣”問題,當組織中彌漫著萎靡之風時,一場激情澎湃的演講可以令士氣大振,提升團隊的戰鬥力。因此,領導者可以多安排一些這種鼓舞人心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