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提高口才藝術,增強語言感染力 讓演講更具感染力(2 / 2)

3.不落俗套。

有一位領導幹部在就職歡迎會上,考慮到自己對新單位的情況還沒有做深入的了解,因此,其就職演講就從講心裏話、實在話說起,沒有涉及到“施政綱領”等一些就職演說上常見的內容。想不到,五分鍾的就職演說,贏得了熱烈的掌聲,給下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其日後開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演講內容雷同化是領導演講的常見病,似曾相識的事例,老調重彈的觀點,程式化的內容,勢必倒人胃口,達不到感染下屬、激勵下屬的目的。因此,做演講之前,要保證內容不落俗套。

三、要有行之有效的結束語。

戲院中有一句老話:“從上場和下場的精神,就可以知道衙門的本領。”這句話雖然是指演員的表演功夫,對演講者卻也是很適用的。這句話告訴人們要高度重視開頭語和結束語。

演講的結尾既要有文采又堅定有力,既有概括性又耐人尋味,才能使整個演講得以升華,收到良好的效果。采用哪種具體方式完全取決於演說內容的需要,取決於要傳播的信息,也取決於演說的性質,甚至包括聽眾的結構和演說的具體時間與地點。一切從實際出發。

通常情況下,結尾不應冗長拖遝,畫蛇添足,而要在聽眾情緒達到高潮時、與聽眾感情上達到交融時,戛然而止,給人以餘音繞梁、回味無窮的感覺。當然,大多數領導演講都會在結尾處提出希望、要求和建議,這就需要把握好分寸,要能夠在與聽眾感情出現共鳴的時候滿腔熱情地表達自己的希望,這樣充滿激情的結尾,有很大的鼓動力,可以使人振奮,使人激昂,如同看一場足球賽,中場進一球,與終場進一球,球迷的情緒和效果是大不一樣的。

帕特裏克?亨利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著名的政治家。1775年3月23日,亨利在弗吉尼亞洲議會上發表了被譽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索”的演說,演說的最後部分以震撼人心的氣勢和斬釘截鐵的言詞表達了一個偉大愛國者的浩然正氣:

“回避現實是毫無用處的。先生們會高喊:和平!和平!!但和平安在?實際上,戰爭已經開始從北方刮來的大風都會將武器的鏗鏘回響送進我們的耳鼓。我們的同胞已身在疆場了,我們為什麼還要站在這袖手旁觀呢?先生們希望的是什麼?想要達到什麼目的?生命就那麼可貴?和平就那麼甜美?甚至不惜以戴鎖鏈、受奴役的代價來換取嗎?全能的上帝啊,阻止這一切吧!在這場鬥爭中,我不知道別人會如何行事,至於我,不自由,毋寧死!”

這樣一場激動人心的演講一下子就把人們的情緒推向了高潮,達到了鼓舞士氣的目的。

一般說來,演講結尾的形式和方法包括:高潮式、總結式和餘韻式結尾;也可以用格言式、號召式和呼籲式結尾;還可以用引述式、幽默式和讚頌式結尾等。不論采用哪種方式、方法都應使結尾幹淨利落,戛然而止。結尾要遵循的一個原則是:全部思想內容已經表達清楚,就一定要及時、利索地收場。

每天思考一分鍾:

要想讓自己的演講更具有感染力,那麼首先要具有親和力,能在演講開始的時候迅速拉近與聽眾之間的心理距離,但要注意,這種親和力不是提高自己的精神優勢,把聽眾鎮住,使他們的神經繃得很緊,不容喘息,而是降低自己的精神優勢,讓聽眾放鬆。這樣有利於聽眾在思想上,而且在感覺和情感上與你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