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尚同尚賢——人才管理的智慧 善用口者出好(3 / 3)

第二天,小張要陪經理去另一個城市談判,同行有好幾個人。小張在考慮出行方案時分析:坐公共汽車不方便人也受累,會影響談判效果;如果打車,一輛坐不下而兩輛花費又太多;如果包車的話,經濟又實惠。因而決定包車前往。

然而小張懂得職場的規則,遇事向上司彙報一下是應該的,於是,小張來到經理辦公室對經理說:“經理,您看,我們今天要出去,”小張把幾種方案的利弊分析了一番,接著說:“所以呢,我決定包一輛車去!”彙報完畢,經理的臉色很難看,生硬地對她說:“是嗎?但我認為你的決定不太好,你們還是買票坐長途車去吧!”小張愣住了,她沒想到自己合情合理的建議竟然被否決了。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經理度小張也沒有受到器重。

在這個例子中,小張向上司彙報工作是沒有錯的,她的建議之所以被否決,就是因為她的措辭不當。在向上級彙報時,小張說的是:“我決定包一輛車!”要知道,上級最忌諱的就是下屬在自己麵前說“我決定如何如何”。而如果小張能這樣說:“經理,我們今天要出去,現在有三個出行方案,我個人認為包車比較可行,但我做不了主,您經驗豐富,幫我做個決定行嗎?”如果我們是那個經理,能接受哪種說話方式呢?我們絕對會做個順水人情,答應她的請求,兩全其美。

下屬在和上級交談的過程中,一定不要自以為是,更不能代替上級作決定。即使自己的建議十分合理,也應該學會委婉的表達,通過說話的技巧把上司的思路引導過來,讓上級說出自己的建議是可行的,這樣,既能保全上司的尊嚴,也有利於自身的發展。

不要和上司開過分的玩笑。

客戶來找老板簽字,連連誇獎老板:“您的簽名龍飛鳳舞,可真是氣派!”小李恰好走進辦公室拿資料,聽了隨口說道:“能不氣派嗎?這可是我們老板專門找人設計的簽名,苦練了的三個月呢!”此言一出,老板和客戶都陷入尷尬的境地。

雖然上下級隻見到關係應該融洽而輕鬆,但這並不意味著下級就可以隨便和上司開玩笑,尤其是一些涉及到上司臉麵和尊嚴的話題,更不能調侃上司。上麵例子中,如果小李是和同事;開這樣的玩笑,無傷大雅,反而拉近了彼此隻之間的關係;而用在上司身上,尤其是在客戶麵前和上司這樣說話,不僅僅讓上司下不來台,也破壞了自己的形象。

上司更為忌諱的一點就是下屬揭自己短處的言語。

相傳朱元璋當皇帝以後,當年和他一同要飯的兩個乞丐來找他,其中一個說,想當年,陛下和我共同經曆的那些事,真實刻骨銘心,陛下最喜歡吃的是翡翠白玉湯,我一直都想再給您做一次。而另一個說,你忘了我們一起討飯的日子了嗎?你從別人地裏偷青菜、我去別人家偷豆腐,做的青菜豆腐湯你整整吃了四碗。

結果,朱元璋逢第一個人做大官,而砍了第二個人的頭。

這就是說話技巧不同帶來的截然相反的後果,當然,在現代企業中,上司不能因為下屬揭短的行為就官報私仇開除下屬,但肯定對這個下屬又看法。我們每個人都不願意有人在人前揭露自己的短處,這是羞恥心和虛榮心在起作用,更何況是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呢?因而,下屬如果知曉上司某些隱私,最好的方法是視而不見,而不是把它公布於世、作為和同事之間的笑談。

掌握說話的方式和技巧,是一件既困難又容易的事。困難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把握別人的心理、無法控製自己的語言;容易是因為隻要我們努力去做,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和注意改變自己,就能夠做到。

一個人要想在自己的生活工作環境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就必須掌握說話的技巧,因為“善用口者出好”,隻有做到了“善用口”,才能在各個環境中遊刃有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