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尚同尚賢——人才管理的智慧 高之以爵、厚之以祿——留住人才(2 / 2)

針對人的上述心理需求,很多企業提出了相應的留住人才的策略,主要包括三個方麵:

用待遇留人。

這主要針對人的生存和安全層次的心理需求而言的,一般是物質方麵的待遇。即使是人才也要需要滿足生存生活的需要,從本質上說,人們工作就是為了讓自己有飯吃,因而,薪金酬勞就成為留住人才的硬性指標。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薪酬待遇,員工們會根據自己的薪酬來判斷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和價值,如果感覺公司提供的待遇和自己的能力之間有較大差距時,往往很容易選擇跳槽,所謂“鳴禽擇良木而憩”。因而,薪資仍可以說是現階段留才的主要手段。

在薪資之外,待遇還包括福利方麵的,福利留才也是企業主要的留才手段,一般說來,企業為員工提供的福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外在的硬性福利,即包括醫療保健、文娛康樂、圖書報刊、電話郵政、班車服務在內的能夠為職員提供生活上便利以條件的福利待遇;一種是內在的軟性福利,主要包括進修學習機會、商業保險、節假日補貼、子女教育基金、帶薪休假、旅遊計劃、住房公積金、等等,這些往往體現出公司對員工生活的人性化關懷。很多單位給職員的實際工資並不高,但福利待遇特別好,因而也能留住人才。

用情感留身。

雖說員工和企業之間是一種交換關係,職員們付出自己勞動來獲得薪資,但很大程度上,這種關係還需要情感的維係,因而,需要管理者能夠從感情上獲得員工的認同。就像上麵提到的徐庶,雖然劉備最終沒有得到他的人,但在感情上已經得到了他,因而即使曹操得到了徐庶這個人,但卻得不到徐庶的才能。企業管理中也是如此,要想真正留住員工,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員工對公司感情的身後程度,如果職員們把公司看作自己的事業,從內心希望自己能為公司的發展作出貢獻,那這個公司的發展前景一定是一片光明。

而在情感上留住人才,主要取決於管理者的功利策略,據統計,有近乎一半的雇員選擇跳槽是因為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的關係處理不好。這就需要管理者不但要懂得獲得職員的情感認同,還需要具備調節下屬之間關係的能力。如果管理者在人格、信譽、信用、思想、觀念、價值觀上有獨特的個人魅力,自然會得到員工們的認可和追隨;如果上司能公平、公正的對待、評價下屬,自然能在情感上捕獲員工的心。

感情投資在留住人才方麵,具有潛移默化的感恩效果,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慢慢培養,獲得下屬情感認同的最佳時機是在他們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與扶持;在他們工作偶爾失誤的時候,給與諒解和寬容。

用事業留心。

然而作為一個真正的人才,工作並不僅僅是為了賺錢、養家糊口,他們還有更高層次的追求,那就是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即上麵所說的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因而,企業要想留住人才,還應該用事業上的成就來留住職員的心。

管理者在給下屬布置任務時,要意識到這個任務是否具有挑戰性、能否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尤其是給那些能力才華比較出眾的下屬布置任務時,更應該給他們以重任,這樣,職員在努力工作的過程中才會感覺創造的樂趣、自我價值實現的滿足。

就像我們讓一匹千裏馬在磨房拉磨,對它來說絕對是屈才,這樣作的後果是,我們不但沒有發揮它的特長,反而壓抑了才能。企業中那些人才也是如此,管理者隻有給了他們發揮自己才智的舞台讓他們發揮,才能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在事業上的死我實現。如果我們是千裏馬,是選擇在磨房拉磨呢?還是在廣闊的空間裏任意馳騁?千裏馬沒有選擇的權力,但是人有。

企業隻有留住了員工的身心和情感,員工才能把工作當成事業、把任務當成樂趣,才能主動的貢獻自己的才智為公司的發展作出貢獻。能利用的資源才是真正的擁有了資源,一個企業每年招收多少人才並不值得誇耀,能真正留住人才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立足。

企業需要留住人才,才能實現自身的不斷發展;企業需要留住人才,才能獲得更多的人才為自己的事業添磚加瓦,這是一個不斷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