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節用節葬——生財用財的途徑 墨子的消費觀
故子墨子曰:"去無用之費,聖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節用上》)
所以墨子說:"除去無用的費用,是聖王之道,天下的大利呀。"
墨子經濟思想的消費觀,在中國消費經濟思想史上獨具一格。墨子的消費經濟思想以節用論為核心,主要包括消費標準的製定、生產和消費之間的關係、以及長遠消費等多個方麵。
墨子的消費經濟思想,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特定的戰亂環境中,人民企盼衣食無虧、安居樂業的強烈願望。
墨子的消費觀主要體現在他《節用》等篇章中,主要有三個方麵的內容.
首先,墨子提出了消費的標準。
墨子代表的是平民階級的思想,因而他的消費觀中也存在著平等的色彩。在消費標準的問題上,墨子主張打破等級的界限,製定一個普遍的消費標準,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要以這個標準為自己的消費準則。
墨子提出的消費標準涉及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麵,對包括衣、食、住、行、用、葬等在內的各種消費都給出了明確的規定。
衣服。墨子說:“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為衣裳之道,冬加溫,夏加清”、“適身體,和肌膚而足矣,非榮耳目而觀愚民也。”認為衣服的作用是冬天用來禦寒、夏天用來防暑,因而縫製衣服的原則就是,冬天增加溫暖、夏天增加涼爽;使身體合適、肌膚舒服就夠了,不需要誇耀耳目,炫動愚民。
飲食。墨子說:“足以充虛繼氣,強股肱,耳目聰明,則止。不極五味之調,芬香之和,不致遠國珍怪異物。”認為隻要食物隻要能夠充饑補氣、強壯身體、使耳聰目明就行了,不一定必須講究五味調和、氣味芳香,更沒有必要搜羅天下珍貴奇怪的食物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房屋。墨子給出的標準是:“冬以圉風寒,夏以圉暑雨,有盜賊加固者。”認為房屋的作用是冬天用來抵禦風寒、夏天用來防暑熱和風雨,有堅固的防守能阻止盜賊的侵略。隻要房屋的四邊可以抵禦風寒,屋頂可以防禦雪霜雨露。至於室內的情況,墨子說:“其中蠲潔可以祭祀,宮牆足以為男女之別。”認為室內隻要清潔衛生,能夠進持祭祀,有壁牆可以使男女分開居住生活就可以了,不必進行奢華的裝飾。
交通。墨子提出:“車以行陵陸,舟以行川穀,以通四方之利。凡為舟車之道,加輕以利。”認為車用來走陸地、船用來行水路的,車船的作用就是使各地溝通交流,減輕人的負擔。因而製造車船的原則應該是可以“任重而致遠”,就是說車船隻要堅固輕快,能夠運重物、行遠路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過分的華麗。
用品。墨子認為:“凡天下群百工,輪車匏,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給民用則止”認為一切器物用品應由從事這方麵職業的工匠盡自己的能力製造,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就可以了,而不應該追求細致和精巧,更不能太奢侈
喪葬。墨子尤其反對厚葬久喪,認為這是天下的大害,因此主張喪葬節儉:“衣三領,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堀穴,深不通於泉,流不發泄,則止。”認為死者穿的衣服三件就行了,足夠使死者骸骨朽爛在裏麵;棺木三寸厚,足夠使死者肉體朽爛在裏麵。掘墓穴,深到不及泉水,又不至使腐氣散發於上,就行了。沒有必要勞民傷財進行厚葬。
總之,墨子認為“凡其為此物也,無不加用而為者”,即在衣、食、住、行、用等諸方麵的消費,總的原則是有益於實用。墨子為了推行自己的觀點,還把這些消費標準說成“聖王之法”借聖人之口來使這些標準合法化。
孔子也主張製定一些消費標準,但他的標準是有嚴格等級區分的消費標準,具有階級性,下層的人是無權享有上層的消費特權的。而墨子的消費標準則體現出超時代的平等性,更具有進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