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誌明鬼——樸素的信仰標準 舉頭三尺有神明(2 / 2)

後來,舉子果然中了狀元,並且,八抬大轎娶客棧老板娘為妻。

這固然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我們也無須去考證故事的真實與否,在那個風雪夜,即使兩個人之間發生了一些事情,也是無可厚非的,在兩相情願的條件下,隻要他們兩個人不說,是沒有人知道的。但是他們都克製住了自己,因為他們兩個都相信,在現實社會之外,還有冥冥中的神靈在注視著他們的舉動,也許他們可以得到一時的歡娛,但最終無法逃避神明的裁判。我們無意宣揚故事中提倡的因果報應的迷信思想,但我們至少應該明白:神明不可欺,自己的心更不可欺。

"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應該給自己的內心設立一個神明,作為我們為人處世的原則。而且,這個原則不是說在嘴上的炫耀,也不是在日記中表達內心真實這樣的小事上,而是應用在整個做人的原則上。

現實中,沒有任何人能真正幹涉他人心中的生活態度,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負責,確立自己的生活態度。然而,我們常常拿別人的例子來比照自己,尤其是喜歡用那些幹了壞事卻沒有受到懲罰的人來作例子,給自己某些行為做旁證和借口。我們身邊常常有這樣的人,他們占了便宜,也活得有滋有味。如果我們羨慕這種生活方式並決定也要這樣生活時,首先要做好這樣的思想準備:最終有一天,我們會受到懲罰,也許是法律的,也許是道德的,也許是自我良心的,但終將無法逃避。

科技的高速發展早已證明了鬼神的虛妄,很多人都會置疑,頭頂三尺上的神明到底在哪裏?其實真正的神明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是自己心中的那股浩然正氣。

古語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其實,半夜敲響我們心靈的,不是鬼神,而是心中的道德感。三尺之上的神明,也並不是真正的鬼神,而是我們內心的評判標準,是潛意識裏最純粹的人性。當我們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能夠放置在陽光底下而自己毫無愧意時;當我們在夜深人靜、捫心自問而坦蕩無懼時,我們頭頂上的“神明”也一定在欣慰的微笑。

舉頭三尺有神明,是我們給自己心靈安放的一個警鍾,當我們的某些思想言行偏離正常的軌道時,可以給我們以警示和鞭策;是我們給自己心靈設置的一個調節器,當我們看到別人的行為陰暗而不可告人時,可以讓我們平衡而自得。

我們應該相信,在每個人的頭頂,都有一個懲惡揚善的神明,他會公正的裁判每個人的命運。當我們心中存在了這樣一個神明,當我們在內心道德和責任的指引下生活時,那麼,無論是平淡如水還是狂風暴雨的日子,我們都能活得坦蕩無愧、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