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非命——達觀的生存觀念 正視人生苦難(2 / 2)

難,指的是生活所給予的意外打擊,這種挫折常常是在人的意料之外,而且沉重到無法承受,在生活的難麵前,倒下將一無所成,而勇敢的站起則能成為生活的巨人,經受住了這種磨練,將會得到常人無法企及的成就。

我國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曾受過令人引以為恥的宮刑,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消沉。在牢獄中,他憑著自己堅強的意誌和頑強的毅力,同命運的打擊做鬥爭,最終曆盡艱辛,嘔心瀝血完成了"史家之絕唱"--《史記》,成了偉大的史學家。

如果不是生活的意外打擊,司馬遷最多成為一個合格的史官,而不會成為一個曆史的巨人。身體的苦難成就了他堅定的意誌,正是在命運的挫折麵前,他堅強的麵對了,也勇敢的跨越了,所以才能夠青史留名,彪炳千古。

苦難可以折磨人,使人痛不欲生;苦難也可造就人,使人成為偉大的成功者。就看我們在遭遇苦難時采取什麼樣的態度。

我們都知道破繭成蝶的故事,蝴蝶必須經過脫蛹、奮力掙紮展翅的艱辛過程才能夠展翅飛翔,一位生物學家不忍看到蝴蝶出蛹的艱辛,於是就劃破蛹幫助蝴蝶從裏麵鑽出,但接受了特殊憐憫的蝴蝶鑽出蛹後翅膀稚嫩,根本飛不起來。破繭成蝶是成長的道路上必經的苦難,隻有經過痛苦的磨難,蝴蝶才能夠在陽光下自由飛翔。

其實人生也是同樣的道理,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一個有遠大理想抱負的人,麵對生活的苦難,從不會埋怨命運的不公。相反,他會把這種苦難當作是生活給予他的磨練。正是在命運的坎坷中,他們磨練出堅強的意誌;正是與苦難的交鋒,他們把握了生存的真諦。

而那些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逃避生活苦難的人,很少能夠取得大的成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古人真知灼見的總結出了苦難的意義。如果不能承受磨礪的痛苦,如何能夠擁有鋒利的寶劍?如果不敢麵對寒冬的磨難,如何擁有傲人的香氣?隻有把自己放到生活所提供的苦難的大熔爐裏錘煉,我們才能夠百煉成鋼。

苦難所培養出來的意誌與品質,所給予的毅力和勇氣,隻有經曆過苦難的人才能夠得到。

經曆苦難並不是一件壞事,它是人生取得成果必經的一個階段,是比結果更有價值的人生財富。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