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來到東山和尚的廟裏一看,卻大吃一驚。因為東山的和尚正在打太極拳,精神奕奕。於是他好奇地問,你這麼長時間沒有下山挑水,你是怎麼過的啊?東山的和尚把他帶到寺廟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我在三年裏每天挖一點,終於挖出水了,我也就不用再下山去挑水喝了。
從此隻有西山的和尚自己一個人去溪邊挑水。
我們的人生也像挖井,能否取得成功與否,不是看我們計劃了多少,而是看我們做了多少。隻有目標而不付出行動,隻能像西山的那個和尚一樣,隻能下山挑水喝,而如果我們認準了一件的事情,然後付出堅持不懈的行動,就會像東山的和尚一樣,在三年的辛苦之後,就永遠的不用下山挑水。
俗話說“一次行動勝於百遍胡思亂想”,如果給成功做一個比喻,我們可以這樣說:夢想是成功的起跑線,決心則是起跑的槍聲,行動則是在跑道上的全力奔馳。隻有堅持到最後一刻,才能撞到成功的終點線。
然而還有很多人,僅僅把成功停留在語言上,他為自己描繪的前途十分的光明美好,也有麵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和決心,但就是不把自己的這個偉大目標付諸行動,於是就隻能一事無成。
從前有一個年輕人有很多抱負和想法。在當他還很小的時候,他就說,當我長大了,我要成為一個清正廉潔的官員,為百姓們謀福祉,青史留名。於是他的父母說,那你從現在開始就努力的念書,考上舉人才能夠做官。年輕人說,我不需要看書,將來我一定能夠一鳴驚人,幹出一番事業的。
等他長大後,因為沒有紮實的知識功底,他連一個秀才也沒有考上。他有些失望的說,也許我注定不是做官的料,我還是安心的做一個農民吧,我一定會過上富足的生活。於是他的父母給了他種子要他播種,對他說,你好好的勞動,在秋天就會收獲糧食。年輕人把種子種在田裏,對自己說,它們會自己長出來的,不用我操心,於是就四處遊蕩。等到秋天時,別人的田裏一片豐收的景象,而他的田裏隻有稀疏的幾棵莊稼,上麵結著幹癟的稻穗。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先人們流傳下來的經驗總結是我們做事情時應該遵循的總結,在我們生活的田地上,隻有做一個辛勤的農夫做一個“耕者”,才能收獲人生的糧食。隻有在播種耕耘中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才能在秋天有糧食滿倉的豐厚收獲。所謂的“春華秋實”,不僅僅是大自然的運行規則,還滲透了人類在這個過程中所付出的勞動,是“耕者”的行動使得“春華”成為“秋實”。
因此,在每個人都擁有的人生之田上,讓我們做一個辛勤的“耕者”,做一個行動上的巨人,收獲人生的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