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篇——走進哲學 哲學中的問題沒有答案(1 / 1)

引 言 篇——走進哲學 哲學中的問題沒有答案

哲學研究的對象無法定義、無法言說,哲學所思考的那些問題也沒有答案。哲學不僅在說著不能說的東西,而且也在回答著那些不能回答的問題。比如,什麼是永恒?什麼是無限?什麼是幸福?什麼是自由?人生的意義在哪裏?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語言和世界的關係是怎樣的?……如此等等,都沒有答案。而且,這些問題也不是因為時代的局限而沒有答案,而是永遠都不會有答案。它們不是因為回答這些問題的人愚笨而得不出答案,而是無論多麼聰明的人也得不出答案。

如果把這些問題看作是方程式,那麼,這些方程式都是“無解”的。這裏沒有標準的答案,沒有解答問題的固定思路。誰如果試圖回答這些問題,都會留下笑柄。比如,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你可以說人性是善的,因為一些偉大的壯舉都是人做出來的,而不是動物。但是,你也可以說人性是惡的,一些罪大惡極的事情也是人幹出來的,動物沒有這個本事。

有些問題,無論如何回答,都可以說是對的,也可以說是錯的。這樣的問題,我們都可以歸為哲學問題。

哲學沒有曆史

哲學的問題沒有答案,它的意義就在回答的過程中。這些形形色色的回答,就構成了哲學的曆史。黑格爾說,哲學就是哲學史。意思是說,哲學本來就沒有曆史。哲學麵對的問題始終是那些問題。它不像其他學說,總是在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推陳出新。所以說,哲學無所謂時髦,也無所謂時尚。凡是符合時尚的,都不是真正的哲學。

哲學不像科學,總是在不斷地進步。哲學是無所謂進步的。因為哲學中的那些問題早已經被我們的先人提出來了,剩下的隻有形形色色的回答而已。正如哲學家桑塔耶納所說的:“我們對這個世界思考的時間越長,就越是肯定要回歸到柏拉圖。我們不需要新的哲學,我們隻需要有勇氣從古老的生活中獲得啟迪。”

所以,在哲學中,越古老的越是有價值的,越古老的,哲學味越足。正如釀酒,時間越長的酒,越是散發清香。每一次哲學創新,都需要回到源頭,重新點燃火焰。正如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的:“它就像一團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燒,又在一定分寸上熄滅。”

批判是哲學的本性

哲學的本性是批判,但這種批判首先指向自身。而哲學本身,正是在這種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基礎上走向澄明的。黑格爾說:“全部哲學史就是一個戰場,到處堆滿著死人的骨骼。”但這種批判並不是全盤否定,而是在批判地繼承。正如花蕾、花朵、果實三者之間的關係:“花朵開放的時候花蕾便消逝,人們會說花蕾是被花朵否定掉了;同樣地,當結果的時候,花朵又被解釋為植物的一種虛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實是作為植物的真實形式出現而代替花朵的。這些形式彼此不相同,並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們的流動性卻使它們成為有機統一體的環節,它們在有機統一體中不但不互相抵觸,而且彼此都同樣是必要的,而正是這種必要性才構成整體的生命。”

在這裏,花蕾孕育了花朵,花朵又孕育了果實;但花朵的怒放,正是否定了花蕾,果實的結出也正是否定了花朵黑格爾。通過這個生動形象的比喻使我們體悟到:哲學思想之間的互相批判,並不是一無所獲的徒然否定,而是如“花蕾、花朵和果實”的自我否定一樣,在否定中實現自身的發展,因此哲學的曆史就是哲學發展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