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篇 經驗和超驗的關係問題
這個問題也是本體所牽帶出來的一個問題。所謂的經驗,就是我們感官所能感覺到的東西。所謂的超驗,就是我們的感官所不能感覺,而隻能靠思維去把握的東西。哲學上的本體問題,其實就是一個超驗的問題。意思是說,這個問題已經超越我們的經驗了,是我們的經驗所不能回答的問題。比如,泰勒斯生活的環境四周都是水,他就得出了“世界的本原是水”的結論,這其實是用經驗來回答超驗的問題。因為,一個人不可能把整個世界都經驗到,惟有靠頭腦中的理性。
因此,在本體論中,經驗總是被排斥的。因為經驗的東西總是靠感官感覺到的,是不值得相信的。惟有人的思維,才是最值得信賴的,因為它已經擺脫了感官的束縛。比如在幾何學中,惟有思維和概念中“點”“線”“麵”才是最完美的。相反,現實中的圖形都是不完美的,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缺陷和瑕疵。不相信,你就去用直尺畫一條直線,或者用圓規去畫一個圓。在嚴格意義上,它們肯定是不直、不圓的。
靈魂和肉體的關係問題
通過本體問題,西方哲學最終切入了靈魂和肉體的關係問題。這個問題是所有問題的根源。正如我們上麵所提到的,人是靈魂和肉體的矛盾結合體,正是二者無休止的衝突,正是人對這一問題的強烈意識,才產生了一切哲學問題。感官之所以會騙人,經驗之所以靠不住,就是因為感官長在人的肉體之上。我們的鼻子、眼睛、耳朵、舌頭,又有哪一個不是身體的一部分呢?何況肉體是會死的,根本不能帶我們進入永恒的天堂。相反,我們的理性,我們的思維,都是靈魂的功能。它們之所以靠得住,是因為靈魂本身是純潔的。認識世界,要靠思維,不能靠感覺;同樣,人要進入天堂,就必須拋棄罪惡的肉體,拯救自己的靈魂。肉體隻能讓我們永遠匍匐在地麵上,永遠不能超生。正如基督教義中的那句名言:“拯救靈魂,必然要拋棄肉體。”
一言以蔽之,西方人探討本體問題,仍然在於對自身有限性的意識,對永恒的渴望。本體是這個世界的根,既然認識到了本體,覺察到了本體,自己不也就超越有限,達到無限和永恒了嗎?既然本體和存在惟有通過人的思維和理性來把握,那麼,理性和思維就是拯救偷食了禁果的人類的唯一抓手和平台。正因為此,西方產生了一個具有濃厚拯救情節的科學傳統。古希臘人,那麼熱衷於探索自然界的奧秘,那麼迷戀邏輯學和幾何學,也許就可以理解了。
前提和理由的關係問題
把前提和理由嚴格區別開來,是西方哲學史上的一個重要課題。前提,是事物存在的前提和載體,而理由則是事物成其為自身的內在原因。比如,人是肉體和靈魂的結合體。肉體沒有了,人也就死了。所以說,肉體是人存在的前提和載體。但是,我們不能說肉體是人成為人的內在原因。讓人成為人,和動物區別開來的東西是人的靈魂和精神。再比如,在物理學中,永動機是不可能被製造出來的。永動機之所以製造不出來,並不是因為我們缺乏製造永動機的物質材料(前提),而是因為永動機根本沒有存在的理由,因為它違反了能量守恒定律。同樣,“方的圓”之所以不存在,不是因為我們沒有畫“方的圓”的工具,而是因為“方的圓”不具備存在的理由。再比如,男女戀人之間的接吻。接吻固然需要兩個嘴巴的碰撞和摩擦,這是前提。但這絕對不是接吻成立的理由。
前提是感性的、經驗的,理由是抽象的、超驗的。正因為此,人們往往把二者混淆,甚至把前提當成了理由。這是哲學上的一大誤區。古希臘時期,雅典法庭以“敗壞青年”為由要處死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人勸蘇格拉底逃跑,但蘇格拉底卻坦然麵對了死刑。他說:“如果沒有骨肉,沒有身體的其他部分,我是不能實現我的目的的。但是,說我不逃跑是因為我有骨肉,說心靈的行動方式就是如此,而不是選擇最好的事情,那可是非常輕率的、毫無根據的說法。這樣說是分不清什麼是真正的原因,什麼是使原因起作用的條件。”
可見,捍衛哲學上的“理由”,是哲學的本性,也是人類的尊嚴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