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篇 地獄和天堂(2 / 2)

蘇東坡以為禪師一定是對自己的禪境大表讚賞,急忙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兩個字:“放屁。”

東坡居士真是又驚又怒,即刻乘船過江找佛印理論。船至金山寺,禪師早已在江邊等候,蘇東坡一見佛印立即怒氣衝衝地說:“佛印,我們是至交道友,你即使不認同我的修行,我的詩,也不能罵人啊!”

禪師大笑說:“咦,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個屁字,就讓你過江來了?”

蘇東坡聽後恍然而悟,慚愧不已。

自性自度

南宋著名禪僧大慧宗杲的弟子開善道謙,參禪二十年,沒有個悟入處。一次,宗杲派他出遠門去送信,他怕耽誤了參悟,很不願意前去。這時,他的一位朋友宗元說,我陪你一起去。他才不得已上了路。一路上,他哭著對宗元說:我一生參禪,至今一點收獲也沒有,現在又要長途奔波,到什麼時候才能入門啊!這時宗元對他說:你現在暫且把從各方參來的,自己體會到的,包括宗杲給你講的都放在一邊。旅途中凡是我可以替你的事,我全部替你去做。隻有五件事我替你不得,必須你自己去做。那就是:你身上寒冷,我不能替你穿衣;你腹中饑渴,我不能替你吃喝;再有,拉屎、撒尿、馱著自己的身體走路,我也無法替你。道謙聽完宗元的話後,忽然大悟,不覺手舞足蹈起來。

這個故事在於說明:任何別人的悟都不能代替自己的悟,隻有靠自己去親身體驗一番,才可能獲得真正的悟。

得意忘言

傳說南宋著名禪師五祖法演,有一天對他的徒弟們說,你們可知道我這裏的禪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打個比喻說,有一個賊,他的兒子一天跟他說,您老了以後我怎麼來養家呢?我需要學點本領才行啊!賊說,這好辦。於是,一天夜裏,賊把他兒子帶到一有錢人家,撬開櫃門,叫他兒子進去偷取衣物。可是當他兒子剛一進去,他就把櫃門鎖上,並且故意弄出很大的聲音,好讓主人家聽見,而自己則偷偷先溜回家了。這家人聽到聲音後,立即起床點燈找賊,然而找了半天也沒找著,以為已逃走了。這時,賊的兒子在櫃子裏正納悶,心想我老子要幹什麼?突然,他心生一計,學老鼠咬東西的聲音,這家人以為櫃子裏有老鼠,就打開櫃尋找。賊的兒子趁此機會,推倒櫃門者一溜煙地逃走了。這家人一路緊追不舍,此時正路過一口井,賊兒子又心生一計,揀了一塊大石頭扔下井去。當這家人圍著井找他時,他已逃回了家。到家後,賊讓他兒子把逃出來的過程講一遍。賊聽完後說,行了,你完全可以獨立做事了。

這個教兒子做賊的故事,乍看有傷風化。然而,如果人們能得其意而忘其言,去領會其中所寄的精神,那麼它正是指示人,隻有通過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麵對所處的現實環境開動腦筋想法子,才有可能使自己獲得解脫。

不執著於一物,不執著於一念

古時候有兩個和尚,老師父帶著一個小徒弟下山去化緣,兩師徒一邊談論著佛法一邊悠然自得地行路。來到山腳邊,一條不深不淺但水流湍急的河橫在眼前,師徒倆正要過河,突然迎上來一個妙齡少女,那少女溫柔而可憐地向老師傅說:“師父你好,能否請您幫一個忙?”

老師父說:“施主請講。”少女楚楚可憐地說:“我以前過這河時,河水都沒這麼急,今天河水洶湧,小女子眼看過不去,能否請師父背我過河?”老師父毫不遲疑地說:“來吧。”說完就把美少女背了起來,一步步走過了河。

過河後,少女千恩萬謝地穎穎道別。師徒二人繼續前行,走了很久以後,一直沒有說話的小和尚突然問道:“師父,我們和尚是不能近女色的吧?”

老和尚點點說:“是啊。”

小和尚又問:“那你剛才怎麼還去背那個女人呢?”

老和尚問到:“什麼女人?”

小和尚:“就是你背她過河的那個啊!”

老和尚:“哦,你說的是那個人啊,我都已經把她放下了,你還沒有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