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英雄不問出處,富貴必有緣由(1 / 2)

第一章 英雄不問出處,富貴必有緣由

很多成功者都不是出身於大富大貴之家,他們沒有來自家庭的經濟支持,沒有背景方麵的照顧,也沒有令人羨慕的學曆,但是他們成功了。當他們成功以後,沒有人會再小看他們的出身,即使之前他們的出身是多麼的“卑微”。“英雄不問出處”,這是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一句話,在現在依然有著很現實的意義。是的,對於那些成功者沒有必要關心他們的出身,而更應該關注他們為什麼會成功,為什麼能賺到大錢。獲取富貴,必定是有原因的。

黑龍江大慶油田射孔彈廠的一線操作者王立君,隻有初中文化。在一般人的觀念中,一個隻有初中文化的工人隻能幹些賣苦力的活兒。可在這裏,王立君卻被企業放在了重要崗位上——一個高科技的崗位,並且給了他很高的薪酬。因為他是一名崗位技術能手,技術維修“專家”。

當初,王立君剛進入射孔彈廠的時候,對於那些激光切割機、數控車床、數控磨床等等都毫無概念,很多東西都是他從來都沒見過的東西。但是,他卻並沒有在這些“高科技”麵前“腿軟”,而是從一本本電子、數控、機械、液壓、氣動等書籍看起。最後,身為一名初中生的王立君不僅弄明白了這些大理論,而且還撰寫了6篇具有交流價值的論文。

從此,不管什麼樣的怪設備,患有多難的“疾病”,隻要他的“立君法”(設備快速診斷維修法,機、液、氣、電綜合分析法,信號與報警指示法,參數調整與接口狀態檢查法)一亮,準能手到“病”除。過去,彈殼中心孔加工時,很容易產生毛刺。如果使用鑽床倒角,成本非常高。無奈之下隻有手工剔刺,這樣就造成效率低下。王立君不斷思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最終他製造出來了一台中心孔倒角機。這台倒角機很厲害,能將打毛刺工序和中心孔倒角合二為一。原來需要兩個人幹的活兒,現在一個人就夠用了,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王立君敢幹,更敢想。原來一直使用的銑盲孔專機,隻能加工12孔、16孔四相位的射孔槍,非但品種單一,而且又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於是,他大膽提出全自動改造方案。這讓廠裏的專家們大吃一驚,心裏不由得想:這小子,還敢改人家先進的東西?但是王立君卻毫不在意那些所謂的“先進”,在上級領導的允許下,他開始了改進。然而,要改造這個“大家夥”並不容易。廠家出於技術保密,在PC機上設置了密碼。誰知,他鼓搗了三天,密碼就被他破解了。又一番鼓搗,原來功能單一的銑盲孔專機就變成了全自動多功能銑盲孔專機,不僅解決了市場對不同規格射孔槍的需求,而且還使20萬元的設備,達到了同等功能價值30萬元設備的性能。

如今,王立君已成了射孔彈的寶貝,也成了國內幾家數控企業搶奪的目標,曾有企業多次欲高薪聘請他,都被其謝絕了。他說:“我是大慶油田這塊沃土滋補長大的,沒有射孔彈廠就不會有我的今天,我怎麼能忘恩負義啊。”而且,他還說隻有一線才是他最大的舞台,也隻有在這裏,他才能發揮出自己的能力。

王立君崗位成才的事實又一次說明:如今社會的人才觀在改變,那種隻認為有職稱、高學曆、有職位的人是人才的觀念,正逐漸被社會、被時代淘汰。隻要有本事,隻要有絕活,即便低學曆,一樣也被當寶貝看待。

每個人都不是生來就是富翁,就是英雄的。每個人的背後都有過辛酸的經曆,成功者尤其如此。不要埋怨上天厚此薄彼,其實上天是公平的。上天把那些聰慧的寵兒放在貧賤的境地中,讓他們遠離金錢和權勢,讓他們從一出生就在黑暗的穴洞中徘徊,看不到光明,是因為隻有這樣的環境才能鍛煉出堅強的生存意識、果敢的鬥誌、不屈的傲骨和出眾的天賦,也隻有在這種環境中還不斷進取的人才最終能夠成功。

諾貝爾這一名字在世界上幾乎是家喻戶曉,這不僅因為諾貝爾在化學化工發展史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更重要的是他為了促進科學的發展而設置了世界矚目的諾貝爾科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