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諾貝爾是怎樣一個人呢?他為什麼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呢?許多人可能猜想像諾貝爾這樣的人,必定有很高的學曆,其實不然。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是一位頗有才幹的機械師和發明家,但是由於不善於經營,在瑞典屢受挫折。就在小諾貝爾出世的前一年,一場火災燒毀了他家的全部家當,生活完全陷入窮困潦倒的境地,一家人不得不靠借債度日。
後來,伊曼紐爾單身離家出走,先到芬蘭,後到俄國謀生。諾貝爾的母親就帶著3個孩子——小諾貝爾和他的兩個哥哥——艱難度日。諾貝爾在8歲的時候才開始上學,並且隻讀了一年,這是他受過的惟一的學校教育。
在諾貝爾十歲的時候,父親伊曼紐爾的一些發明在俄國受到了人們的歡迎,經濟狀況開始好轉,於是一家人就都遷居到俄國的聖彼得堡。在俄國由於言語不通,諾貝爾和兩個哥哥都進不了當地的學校,隻好在家請一個瑞典教師指導他們學習俄、英、法、德等語言,當有了一定的俄語基礎後,再跟俄國教師學習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但是這樣的學習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由於諾貝爾的二哥要回瑞典,兄弟三人隻好停止了學業,諾貝爾來到他父親開辦的工廠當助手。他細心地觀察和認真地思索,凡是經他耳聞目睹的那些重要學問都被他敏銳地吸收進去,生活本身成為他的大學。
為了進一步擴展他的視野,學到更多的東西,1850年,他父親讓他出國旅行學習。兩年中,他先後去過德國、法國、意大利和美國。由於他善於觀察、認真學習,知識迅速積累。當他返回俄國時,已經成長為一位精通德、英、法及俄語的學者,受過科學訓練的化學家。回家後,他立即投入他父親創辦的“諾貝爾父子機械鑄造廠”工作。當時這工廠正為俄國生產急需的武器裝備。在工廠的實踐訓練中,他考察了地雷、水雷及炸藥的生產流程,研究過大炮和蒸汽機的設計。在這裏他不僅增添了許多實用的工藝技術,還熟悉了工廠的生產和管理。
沒有真正學曆的諾貝爾,正是通過刻苦、持久的自學逐步成長為科學家、發明家的。
1859年諾貝爾開始研究硝化甘油,並且最終研製出了安全的炸藥——達納炸藥。1875年諾貝爾又將火棉(纖維素六硝酸酯)與硝化甘油混合起來,製成了比達納炸藥有更強爆炸力的炸膠。1887年諾貝爾又發明了無煙炸藥。他還有許多其他的發明,在橡膠合成、皮革及人造絲的製造上都獲有專利。
這些技術成就,為諾貝爾積累了巨大財富。當他逝世時,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富翁了。由於臨死的時候,沒有繼承人,他將遺產大部分作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約20萬美元)獎給前一年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方麵對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士,創立了舉世聞名的“諾貝爾獎”。
黑人記者布拉格說過這樣一句話:“別以為你的貧窮出身,命中注定會讓你沒出息,上帝可沒那個意思。”一個人或許出身並不是很好,但是這隻是你人生的起點,而絕不是你人生的終點。自己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如果自己開始放棄自己,不知道努力改變自己的境遇,即使給你一百次機會,你也不可能成功。
作者納蘭若儀在《那些出身低微的明星》裏寫道:“一個人的出身和起點越低,成就的功名越高,代表這個人本事越大。一般來說,有人表揚自己,應該很高興,並且心存感恩。狗仔隊說的,也要謝謝人家,雖然往事或許並不快樂,但是沒有那些磨練,閣下何能成為時代的寵兒眾人眼中的偶像?”
明星如此,耀眼的成功者如此,對於低學曆的男人來說也是如此。在追求富貴的道路上,不怕你有多低的學曆,不怕你有多麼卑微的出身,隻怕你不敢對財富進行追求。每一份“富貴”的獲得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天上掉餡餅的事是不會有的,你必須自己去努力、去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