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借風啟航,由弱變強(2 / 2)

於是,他努力說服父親傾其家中所有,又遊說親戚朋友幫忙,多方湊集了20萬英鎊,再赴倫敦。

威廉遜公司同意將載貨8200噸、船齡28年,名叫愛璦納的商船賣給包玉剛,價錢就是20萬英鎊。包玉剛讓威廉遜公司把船檢修一遍後,又雇人把船的外觀漆上醒目的新顏色,不知底細的人,甚至誤以為這是一條剛下水的新船呢,愛瑗納的名字也改成了“金安號”。

當“金安號”從英國啟航駛向香港,途經印度洋的時候,運籌帷幄的包玉剛已經辦好了兩件事,一是成立了“環球航運集團有限公司”;二是與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談妥,將“金安號”轉租給這家公司,從印度運煤到日本。

包玉剛旗開得勝,首戰告捷。在以後幾年中,他又在二手貨市場上大量購買,40多艘船都是用這種辦法買進的。投資造船是在1961年才著手進行,他的第一艘新船是在1963年1月才離開船塢的。

1975年,包玉剛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寶座,他的環球集團所屬運油船和幹貨船達84艘,贏得了“東方奧納西斯”的稱號。

1979年夏,他又打響了震驚世界的“九龍倉閃電戰”,他從巴黎飛到倫敦,旋即又從倫敦趕到香港,運籌帷幄,遊說各方,與李嘉誠秘密會談,向各公司老板籌措資金,通宵達旦,頭不挨枕,但他毫無倦意。籌集到21億港元之後,他紅光滿麵召開全港記者招待會,一個回馬槍,殺得“怡和洋行”叫苦不迭,拱手讓出九龍倉。

1980年,包玉剛的環球航運集團的船隊已發展到200多艘,成為世界上擁有船隻噸位最多的船王。環球航運集團除在香港設有代理公司之外,還在百慕大、東京、倫敦、紐約、裏約熱內盧以及新加坡等地,共設立了20家子公司或代理公司,所屬船隻分別在利比裏亞、巴拿馬、英國或中國香港注冊。

1985年2月,包玉剛出價25.0300億港元,一舉收購會德豐。

1986年初春,包玉剛耗資2億港元,收購了港龍航空公司30%股權,出任港龍航空有限公司主席,開辟了香港至杭州的航線;

1986年8月,包玉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驚人速度,集巨資大舉購入英國標準渣汀公司的股份,迫使萊斯銀行收購渣汀的計劃宣告破滅。

包玉剛人生中的每一次重大轉折,幾乎都是靠借力來實現的。因為他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解決麵對的問題,就應該請求別人幫忙。一個不會借力的人做生意是難以成功的,而那些有著強硬的“關係網”、善於借助他人力量的人,成功的係數往往會很大。

借雞生蛋,實質上是一種高境界的空手道,它的每一個步驟都暗含著一整套計劃和策劃,它是一種高智力下運作的資源組合、資源配置。在這種策略模式中,企業可以獲得銷售方麵的功能,但卻不一定擁有眾多與之相對應的實體組織,它是通過外部的資源、力量來實現這一功能的,其實質是一種借勢的策略。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踩著別人建好的台階,能夠更快到達製高點;借助於別人的資源,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何樂而不為?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借用外力來發展自己呢?

1.用別人的錢,為自己生錢。

自己的錢是有限的,隻有團結更多的力量才可以有更大的機會發展自己,所以與別人合作,吸引別人的投資,利用別人的智慧和金錢就成為今天獲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手段。所謂強強聯合,戰無不勝;弱弱聯合,也能以弱勝強。

金錢在每個人手中利用的程度是不一樣的,僅憑借自己的力量賺錢的人,如果不具備籌措資金的能力,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積極地去利用活用別人的金錢,你是很難取得成功的。

2.用別人的能力,為自己掙錢。

一個人要想做成事業,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還要利用好他人。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不會借用別人的能力,隻會事事親為,隻能讓你疲於應付一些瑣事。而且,眾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人再有能力,也不如一群人一起努力。

學會借用更多的人為自己做事,讓別人來為你掙錢,你的錢才會越來越多,事業才能做的越來越大。

3.善借社會輿論力量。

輿論的力量是強大的,它可以成就一個企業,也可以摧毀一個企業。善於借用新聞媒介,幫助你宣傳自己,宣傳自己的公司,自己的產品,你才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以前人們常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現在這個商品、服務琳琅滿目,消費者眼花繚亂的社會中,不懂得借用輿論宣傳自己,你就很難被消費者接受,也就難以成功。

對於沒有高學曆的男人來說,不管你缺少什麼,都可以通過借用別人之力來彌補。隻要你能善於“借”智慧,就能夠由弱變強,成為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