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僅停留在小規模的野生幼鱷的蓄養上,對改善自己的經濟已是足夠了,但大凡成功的企業家是不會滿足現狀的,楊海泉亦是如此。他認為僅僅停留在收購野生幼鱷加以蓄養,無異於“揚湯止沸”,用不了多久就會麵臨野生鱷魚滅絕的危機。經過一番苦心思索,他決定采取留種、保種的方法,進行人工繁殖。這是又—個具有決定意義的轉變。
由於采用人工繁殖,楊海泉的家裏已無法飼養愈來愈多的幼鱷。1955年,他移師富饒美麗、氣候宜人的曼穀南郊的漁港北欖。這裏適合養鱷,也是他的出生地,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佳。他先購地3200平方米建立主體養殖池,然後逐步擴充,及至1966年,已擴至16000平方米,並正式建立鱷魚湖,取名“北欖鱷魚湖”,很快就在湖中蓄養了千餘條特選的良種鱷,並收集了非泰國產的鱷種十大類之多。到上世紀70年代初,該湖便成為舉世矚目的規模最大的人工養鱷湖,邁進了專業化養鱷之途,楊海泉因此名揚世界。
1971年3月國際保鱷會議在紐約召開,10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與會,楊海泉作為泰國惟一的代表出席會議,在會上,他自豪地宣布:“在我獨自經營下的養鱷湖裏,就蓄著約1.5萬條大小鱷魚。”1973年,國際保鱷會議移到曼穀北欖養鱷湖舉行,以表彰楊海泉的傑出貢獻及宣傳他的先進經驗。
楊海泉的成功引起各地的關注,很多人千裏迢迢去泰國北攬養鱷湖參觀學習,楊海泉本人則由一個未讀幾年書的窮孩子搖身而變為國際養鱷專家,成為泰國巨富。
在別人走過的路上你也許會走得很穩,但想要創造出巨大的成功恐怕非常困難。在人跡罕至之處發現商機,另辟蹊徑獨樹一幟,才能真正地賺到大錢。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出奇製勝,才能在平凡中發現不平凡,做到創新呢?創新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需要與傳統的技術和思想對抗,也需要和前途不明所造成的迷茫對抗,這需要勇氣。所以勇氣是創新的首要條件。
其次,創新需要知識,但更依靠想像力。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創新需要靈感,而創造性靈感像一堆餘燼,必須不斷地煽風才能使它發光。
第三,創新還要從小處做起,要簡易而且重點突出。例如英國人羅蘭?希爾發明郵票,最初是仿照征收稅費的印花,把一種類似的印花貼在信封上,將後付郵資改為預付郵資。就是這麼一項簡單的發明,其作用卻不可估量,因為現代郵政正是在此基礎上誕生的。
總而言之,不管做什麼事情,隻有做到與眾不同,形成自己獨立的品牌和形象,才會更有競爭力。隨大流的經營,是沒有任何優勢而言的,它最多隻能讓人勉強糊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