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抓住社會的“熱點”(2 / 2)

很多人在這場經濟危機中喪失了生活的希望,對未來沒有了進取之心。沃爾特認為這是一個機會,人們一定需要快樂。於是,有關米老鼠的動畫片被大量製作出來。在1929年,米老鼠短片一共拍攝了30部,可這依然無法滿足觀眾的期待。觀眾們對於米老鼠的喜愛已經達到了狂熱。

大蕭條的陰霾總是時常掛在人們眉間、心頭,好在米老鼠的歡樂還是無處不在的。它的名字被印在紐約市的工商行業名錄和電話號碼本上,便於看不到希望的人們登門求助。它的確幫過很多人,它帶著女朋友米妮盛裝禮服的造型,當時挽救了不止一家玩具製造公司。印有它頭像的銀製餐具,廣受歡迎,幾乎占到了餐廳的一半。

出門找工作的男人打的領帶和手絹上印著“米奇喜歡米妮”,讓雇主一看就覺得是個靠得住的顧家男人。女人們在菜市場用米老鼠錢夾付錢,雖然裏麵的現金少得可憐,但好日子總是有盼頭的。孩子們更是恨不得和米奇日夜相伴。總之,悲觀的氣氛四處彌漫,惟一的利好消息就是米奇的響指和口哨。

沃爾特在1929年也開始賺錢了。米老鼠為他贏得了電影之外的第一筆衍生收入。有一家酒店主動找到他,請求準許把米老鼠的頭像印在他們酒店的寫字台上,當時沃爾特非常缺錢,就以300美元的價格把米老鼠的第一筆商標授權賣給了那家酒店。

不久米老鼠的許可證業務成了沃爾特公司的主要大宗業務,到了1935年,他已經向美國簽發了80份許可證,加拿大15份,英國40份。許可證的所有者製造了上千種商品,從花生醬到電冰箱。

1935年,好萊塢生產的電影,已經占據美國電影市場的全部和世界電影市場80%的份額。因此,幾乎同時,全世界都能感受到米老鼠的歡樂了。它在全世界88個國家的銀幕上表演,成為當時最知名、最流行的“國際人物”。

沃爾特正是善於抓住社會中的“熱點”,在適當的時機推出了“米老鼠”這一形象,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和人們的需求,在社會潮流的推動下成為了人所共知的“明星”,為沃爾特帶去了豐厚的利潤。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新聞資訊,其中自然不乏“熱點”事件,而恰恰是這些“熱點”,吸引了眾多的眼球。所以,發掘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把“熱點”轉化為產品的“賣點”,便能通過這一賣點獲得大量的財富。

利用社會熱點,抓住瞬間商機,往往能把生意做成“獨一份兒”,並進而賺到大錢。所以,有時候盲目地出手並不能賺到大錢,而有計劃地賺錢,抓住了社會的“熱點”,很少的投入就能產生巨大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