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奮六世之餘烈 八、知錯就改,收益無限(2 / 3)

一個人難免會犯錯誤,問題是當你犯下錯誤時,有沒有勇氣去麵對錯誤,承認錯誤,並及時糾正錯誤。這一點對於現代企業的經營決策者來說,尤其重要。

俗話說,市場如戰場,商戰如兵戰。麵對競爭激烈和變化莫測的市場,企業的經營決策者和管理者如果不能做到與時俱進,跟蹤市場的變化,知錯就改,及時調整自己的經營思路,那麼很有可能被市場無情淘汰。

“王麻子”是1651年建立的專賣火鐮和剪刀的雜貨鋪,是一家老字號商鋪。1959年,通過公司合營,成立了王麻子剪刀廠,充實設備,改進工藝,使王麻子剪刀在國內市場一度達到了50%的占有率,與南方的張小泉剪刀平分秋色。與時同時,王麻子剪刀還遠銷港澳及東南亞各國。1980年,王麻子生意最好時一個月可以賣7萬把菜刀,40萬把剪刀,成為北京乃至北方剪刀業的象征。但是,到了2001年,“王麻子”平均每月僅能銷售一萬把菜刀、十幾萬把剪刀,當年的總銷售額僅僅為1500萬元,入不敷出,被迫停產。2003年,王麻子不得不宣告破產。

百年風光,一朝衰落。王麻子從20世紀80年代最輝煌的時期到走向沒落也就10多年時間,從1995年開始,王麻子就開始連年虧損,直至最後破產。在王麻子走向失敗的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它沒有及時轉變經營思路。

20世紀90年代後,國內市場走向了買方市場,消費者對於產品的要求不僅僅是質量好、耐用,而且還要求外型美觀,樣式新穎。但是,王麻子一直堅持自己原有的經營思路——隻顧產品的質量,並未在產品的造型、花樣上下更多的工夫。

王麻子剪刀一直延續著傳統的鐵夾鋼工藝,工藝複雜,成本高,加上鐵容易生鏽,亮度也跟不上,外觀低了一個檔次,產品就難以被市場接受。與一些新牌子相比,王麻子在產品款式、科技含量上顯得落後,產品開發觀念與現代消費觀念差距日漸擴大。其實,質量好固然是受消費者歡迎的重要因素,但它不是惟一因素。在市場競爭中,當有質量相差不大,而樣式更加新穎的產品出現時,“土氣”的產品必然會遭到消費者的冷落。

由此可見,麵對急劇變化的市場,麵對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企業的經營決策者如果不及時地調整企業的經營思路,知錯就改,即使產品的質量再好,品牌的知名度再高,也會被市場無情淘汰。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某皮鞋經營商1994年底在上海五角場租了一個櫃台賣皮鞋。由於她進貨講究款式的新穎,市場上流行什麼,她就快速進什麼貨,新老顧客都非常多,她銷售的皮鞋非常暢銷。於是,她迅速開了幾家分店。在1995年時,一店一天的營業額就超過135000元,毛利達到30%。然而到了1996年底,很多來自溫州的皮鞋零售商湧進了五角場,競爭異常激烈,房屋租金也趁勢暴漲。那些溫州皮鞋商多是自產自銷,成本低,賣價相當便宜。相反,原來的這家皮鞋商卻沒有自己的皮鞋廠,靠代理其他廠家的皮鞋維持經營。可惜的是,她發現問題後並沒有及時調整經營思路,或者轉向經營其它產品,而是聽之任之,最後不得不關門了事,損失慘重。

其實,要贏得顧客,就必須要想顧客之所想,認真琢磨顧客的消費心理,而且要想得比顧客更細致、更周到、更超前。但這不是靠經營管理者冥思苦想所能做到的,要做到這一點,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必須走向顧客、貼近顧客,才會有所得、有所悟。對經營管理者而言,應該“以顧客之心為心”,深諳“得顧客之心者得市場”的道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顧客的需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今日市場暢銷的產品可能明天就被新的、更好的產品所取代。對於企業而言,隻有始終貼近顧客,把顧客的希望、願望、欲望作為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的最好課題去加以分析研究,才能使顧客的潛在需求得以實現,才能把潛在的市場變成企業的現實市場。

當然,作為經營管理者,經營思路的轉變還體現在他主要職能的轉變。在企業創業之初,經營管理者常常會親臨第一線,並身兼多職,做一些瑣碎的事情,而較少去考慮企業的戰略問題。當企業做到一定規模時,經營管理者就應該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跟蹤市場,考慮企業的發展戰略上來,並根據市場的發展變化和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及時調整經營思路,主動地適應市場。隻有這樣,才能推動企業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九、讓王賁和蒙恬去爭功

【史海回眸】

在滅楚的同一年,秦王政又派王翦之子王賁率軍攻打遼東,燕軍無力應戰,燕王喜被俘,燕國滅亡,接著秦軍又揮帥攻擊代郡,代王嘉率軍力戰,終因力箭懸殊,戰敗被俘。

就這祥,東方六國隻剩下孤零零的齊國。

此時的齊王建與丞相後勝才突然從和平的美夢中醒悟過來,但為時已晚,環顧四周,六國之中,五國全變成了秦國的郡縣,稱王的隻剩下他一個,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家寡人。

秦國不斷派出使者前往齊國招降,齊王建與群臣商議後,決定發兵防守邊界,不再接納秦國使者。

秦王政大怒,知道不動用武力,齊國是不會就犯的。

當時,王賁的軍隊駐紮在燕國南部,蒙恬的軍隊駐紮在楚國的東北部,都與齊國接壤。兩人都是將門虎子:王賁是大將軍王翦的兒子,蒙恬的祖父蒙驁是昭王、孝文王、莊襄王、秦王政早年的四朝名將,他的父親是探得秦王政倚重的蒙武。王賁和蒙恬都是驍勇善戰之人,二人屯兵齊國邊境,都想獨自領兵攻滅齊國,建立不世之功。

秦王政深知二人的心理,詔令二人率領本部人馬向齊國進軍,誰先進入齊都臨淄,誰便是首功。

王賁暗自高興,由燕南往臨淄,一路地勢平坦,易攻難守。而蒙恬卻暗暗叫苦,從楚國出發,向東方向進攻臨淄,一路上除了地形不利於攻擊外,還有一道人工長城由琅琊山直通泰山北邊的濟水,這是一道堅固的防線。

蒙恬冒險地采取了奇襲戰術。他一麵讓部隊從正麵佯攻,一麵親自率領2萬精兵乘船沿著海邊,繞過琅琊山在即墨港口登陸。即墨是當年齊國名將田單一戰成名的地方,不過世事如煙,時光飛逝,這裏已經有五六十年未發生過戰事,當地的老百姓早已忘記了戰爭為何物,文恬武嬉,疏於防範。秦軍靠岸登陸,很多人還到港口上看熱鬧,以為是齊國的軍隊來布防。直到秦軍登陸上岸整好隊形,看見軍旗上的“秦”字和“蒙”字,才發覺是秦軍來了。

秦軍很快占領了即墨。

即墨是齊國的大後方。齊國君臣一聽蒙恬已經占領了即墨,認為齊國差不多全境失陷,一片驚慌。蒙恬率軍直逼臨淄,齊王建隻好率領文武大臣投降。

蒙恬率軍進入臨淄城,將齊王建和齊相後勝軟禁,遣使向秦王政報捷,聽候秦王發落。秦王政指示蒙恬,將齊王建徙居於河內共地,同時,以謀國不忠的罪名將齊相後勝斬首。

王賁率領15萬大軍輕易渡過黃河、濟水兩道天險。但是在燕國邊境,遭到了燕趙殘餘部隊的騷擾。

進入齊國國境後,王賁所部十分順利,所向披靡。他滿以為憑著這樣的進軍速度,無論如何也會比蒙恬先期達到臨淄。

在離臨淄城10裏處,王賁下令紮營,並派出探馬打聽敵情,誰知道探馬帶回來的不是敵情,而是蒙恬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