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千古一帝舍我其誰 四、收攬人心,南取百越之地(3 / 3)

【經營哲學大講壇】

屠睢征討百越之地,前後用了十年時間,不僅沒能讓百越一帶的老百姓臣服,還在百越土著居民的一次夜襲中丟掉了性命。這說明要讓邊疆少數民族臣服,僅靠武力征服是不行的。隨後,秦始皇任命任囂前往平定百越,授予便宜行事之權,全麵實施“懷柔、優遇、教養、同化”的政策。任囂不帶軍隊,輕車簡從,持節前往,結果隻用了兩年時間,百越地區就完全安定下來,並在那裏設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由此可見,力戰不如智取,攻身不如攻心。

人心都是肉長的,都有感恩的一麵,隻要抓住這一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就可以讓其心悅誠這一點,很值得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深思。

在一個企業裏,員工是否對企業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直接影響著他們在工作中是否有積極性、創造性,繼而影響企業的工作效率和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如果一個企業的員工普遍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那麼這個企業不僅充滿生機和活力,其生產工藝、產品質量、成本控製等各個環節也能得到改善,從而提升企業形象和市場競爭能力,這樣的企業最容易在持續發展中做大做強。

怎樣才能激發起員工的使命感、責任感呢?這就要求企業的決策者、管理者要善於攻心,尊重員工,關愛員工,讓員工自覺地把自己的前途和企業的命運結合起來,把自己融入企業,為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和提高競爭力而努力工作。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傑出團隊的顯著特征,便是擁有共同的遠景與目的。”很多企業的經營決策者、管理者都善於攻心,將員工的個人發展和企業的發展擰成一股繩,使大家有著共同的目標奮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在摩托羅拉公司,公司管理層通過保障員工就業,把員工和企業的命運緊密聯係起來。摩托羅拉創始人高爾文的兒子、現任董事長小高爾文說:“摩托羅拉是一個家族企業,什麼都能變,但我們的信念不能改,就是對人保持不變的尊重。”隻要是在摩托羅拉連續工作10年的員工,沒有經過董事長和總裁的批準,是不能被臨時裁員或永久解雇的。

摩托羅拉認為將商業利益和個人利益結合起來,讓員工樹立主人翁精神,是人力資源工作的最高境界。摩托羅拉的員工流失率僅有6.6%,說明了摩托羅拉的人力資源管理是很成功的。

美國心理學家A?H?Maslow曾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屋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而就業保障屬於安全需要。在一個企業裏,隻有當就業保障這樣的安全需要得到滿足後,員工們才能安心地工作。否則,員工們一旦故乏就業保障,隨時都有可能跳槽。一個企業的員工若普遍存在“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心理,這個企業要想持續、快速、高效地發展,則是不可能的。

目前,在人才市場上,除了稀缺人才、高級人才外,一般人才都供過於求,工作崗位的競爭異常激烈。在這樣的情形下,人們的工作安全感很低,很多人都希望能在工作安全感較高的企業裏工作,因此,如果一家企業能夠給員工提供較高的就業保障,那麼這樣的企業就能夠贏得員工們的普遍認同。在這樣的企業工作的員工,一般都具有較高的歸屬感,願意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地為企業工作。相反,一家企也的就業安全感很低,員工們整天提心吊膽,生怕有一天自己就是下一個被辭退者,他們不僅難將自己融入企業,而且還會挖空心思地為自己尋找退路。雖然他們非常優秀,卻不願把聰明才智奉較給企業。

由此可見,一個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發展,就必煩要消除員工內心的恐懼感,讓他們在企業裏有安全感、歸屬惑,自覺地把自己的命運和企業的發展聯係在一起,以主人翁的使命感、責任感去對待自己每一天的工作,企業才能煥發生機,充滿活力,在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過程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