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間正當競爭,讓你們一起贏得成績(1 / 1)

同事間正當競爭,讓你們一起贏得成績

再親密的同事也是競爭者,在一個團隊裏,領頭人永遠也不會比普通員工多,你要想成為某個團隊的領頭人,你就得證明給老板看,你有那個能力坐在那個位置上,對於其他的同事來說,你要以你的成績證明你有那個資格坐上那個位置。

競爭就產生了,老板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成為那個團隊的領頭羊,他隻能從一大批員工中選擇某一個或兩個來作領頭羊,你要想成為老板選中的對象,你就得用成績說話,和你的同事展開競爭。這是職場晉升永恒的主題。

競爭和和諧並不矛盾,相反地,正當地競爭有利於整個團隊的和諧。

這是一個講究協作的時代,獨行俠式的單打獨鬥已經行不通了,取而代之的,必然是合作的力量、團隊的力量。誰不懂合作,誰就無法在如今激烈的競爭中立足。

1976年4月1日,喬布斯和好友沃茲尼克在一個舊車庫裏成立了蘋果電腦公司。1975年,比爾·蓋茨和好友保羅·艾倫在一間旅館房間裏成立微軟公司。

蘋果和微軟成立一開始,就注定了是競爭對手。憑借著喬布斯的天才能力和敏銳的商業嗅覺,喬布斯很快推出了供個人使用的電腦,引起了電腦迷的廣泛關注。同時,蘋果公司還開發出了麥金托什軟件,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軟件業的革命性突破,開創了在屏幕上以圖案和符號呈現操作係統的先河,大大方便了電腦操作,使非專業人員也可以利用電腦為自己工作。蘋果公司靠著這些核心競爭力,誕生不久就一鳴驚人,市場占有率曾經一度超過IT業老大IBM。微軟公司成立後,從BASIC解譯器到MS-DOS再到Windows操作係統,微軟公司獲得了迅速發展。

但進入20世紀90年代,網絡經濟突飛猛進之際,蘋果公司卻慢了一拍,未能抓住網絡化這一先機,市場占有率急劇萎縮,財務狀況日益惡化,1995—1996年連續虧損,數額高達數億美元。蘋果公司雖然使出了渾身解數,以圖挽救公司麵臨的危局,但種種努力都沒有產生太大的效果。就在蘋果公司上下愁眉苦臉之際,微軟突然伸出援助之手。1997年8月6日,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宣布,他將向自己的競爭對手——陷入困境的蘋果電腦公司注入1.5億美元的資金!

本來是自己的競爭對手,微軟為什麼要在蘋果陷入危機的時候提供資助呢?因為比爾·蓋茨知道,微軟要是不和蘋果合作的話,微軟的一些競爭對手如IBM、網景等,都利用蘋果乏力之機,提出與蘋果合作,來達到和微軟競爭的目的。微軟把資金注入蘋果,就斷了這些公司的念頭。並且蘋果的存在,對微軟是一種激勵,要是沒有蘋果公司在時時威脅著微軟,微軟就不會有這樣的發展速度。蘋果公司的存在讓所有的微軟人都有一種危機意識,就像比爾·蓋茨所說:“微軟離破產永遠隻有18個月。”微軟要不想破產,就得竭盡全力向前發展。

正是蘋果與微軟的這種正當競爭,讓微軟成為了IT界的霸主地位。

公司之間是如此,同事之間也一樣。在職場,同事之間的正當競爭可以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力,有同事的存在,你就得時時存有危機意識,要不然,幹出成績的將會是你的同事而不是你,到時候晉升的也將會你的同事。

漢森和傑克是公司銷售部的得力幹將,他們兩人的成績加起來差不多是銷售部其他成員成績的總和。最近公司準備提升一名業務主管,漢森積極向高層寫了很多自薦信,來證明他是升職的最佳人選;為了論述他升職後的宏偉藍圖的含金量,又大肆攻擊傑克在工作中的失誤之處。傑克也向高層寫了自薦信,簡要地談了升職後的工作設想,但隻字未提漢森的缺點。

看了兩個人的自薦信,老板想要提拔傑克。但是傑克此時的工作到處出問題,簽發的文件也漏洞百出。傑克懷疑是有人對他的工作動了手腳,更有人竊取了他的電腦密碼,暗地裏把文件塗改了,但苦於沒有證據,便決定采取以靜製動的策略,忍氣吞聲,默默承受著“工作失誤”的委屈。

正當傑克手忙腳亂、焦頭爛額的時候,漢森在一次公司會議上利用傑克近段時間來的工作失誤對傑克大加攻擊,終於暴露了他對傑克的工作以及電腦動了手腳的不道德行徑。

真相大白之後,傑克如願以償地成為業務主管,而漢森則連普通員工都不能做了,被公司開除了,因為公司不需要那種與同事之間采取不正當手段競爭的人。

同事盡管和自己有競爭,但是卻不是自己的敵人和對手,相反地,他們是你所在團隊的成員和同一條戰壕裏的戰士,你們隻有共同努力,團結協作,才能打敗真正的敵人,為公司贏得效益。你與同事之間的正當競爭有利於個人的發展,也能讓你們一起贏得成績。但是像漢森這種采取一些卑鄙、不道德手段和同事競爭的人,不可能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