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預測市場有效嗎? 投資股市的創新模式(3 / 3)

科技 5.5 12.0

原物料 16.5 6.9

資本商品 8.0 9.9

公共事業 19.2 10.2

總計 100.0 100.0

米勒說:“大部分投資人隻知道用過去的評價方式來評估現在的股票價格,但殊不知時空環境已經大相徑庭了。當整體經濟狀況改變,或當資本支出報酬有所不同,或當特殊行業的政策或策略有所不同時,評估方式也應跟著改變。”換句話說,過去的評價方式隻能在產業和公司營運與當初條件完全相同時才是有效的,但是今日的市場和20世紀60年代的市場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股票市場的K線圖是投資人、券商、投機客等經過不同投資決定,投資行為累積後的圖形表現,雖然每個投資個體的決定是獨立的,而且每個投資者對於市場的了解就像瞎子摸象一樣都隻知道這個市場的冰山之一角,但當所有因素在一起互動時,完整的市場環境便可以呈現在我們的麵前。在這一複雜且迷惑的複合調節係統裏,我們無法單靠了解個別因素的行為而預測整個市場的未來走向,因為在這個市場裏,若幹因素的組合隻是市場中微不足道的力量。當然,有時候若幹因素的行為常常可以造就一種趨勢,但並不是人人都可以感知到的,或者說不出這種趨勢究竟是什麼來,將最終導致怎樣的結局。全部市場因素的互動結果產生出價格變動趨勢,而這個趨勢常被某些所謂“聰明”的投資人當作預測的基礎。舉例說,某隻股票的價格可能已進入上下窄幅盤整區間,許多投資人於是認為可以進行波段操作來賺錢。米勒認為,總會有一些微小的變化慢慢滲透進去影響股票價格,波段很難把握,但一旦等到關鍵的時間點,股價就會有意料不到的表現。莫布遜教授認為:“一粒穀物雖然毫不起眼,但緩慢的內在變化,最終形成了麥穗,其成果很驚人。當累積超過了一個臨界點,原有的係統便失去了平衡。”

米勒說:“最令投資人害怕的就是當趨勢在沒有任何預兆的狀態下突然逆轉,弄得投資人常常措手不及,慘遭深套,因為他們沒有注意到這些細微的變化正在形成從量變到質變的變化過程。”

投資人常常認為某隻股票價格或大盤指數會回歸到曆史均價附近,但是均價並不代表一種穩定狀態,股票價格永遠是變動的,因為所有投資人隨時都在調整他們的決策,以符合別人無法預測得知的自我判斷結果。米勒提醒投資人不要過分依賴曆史上股票價格走勢模式,因為這樣做風險相當高。投資者可能以為市場的動向是一種簡單的、直線運動過程,但事實上,市場的運動方向常常不是直線的,非常複雜且隨時處於調整狀態,所以投資者心中想當然的模式並非一直可行。